[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灌注桩底压浆封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2493.2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2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达;蒋勇;任吉卫;何建波;阎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E02D5/3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45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灌注 桩底压浆 封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浆封口装置,尤其涉及混凝土灌注桩底压浆封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大型基础设施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荷载越来越大,钻孔灌注桩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工程实践中发现许多降低单桩承载力的不利因素,如孔壁完整性差、孔壁坍塌、垮孔、存在孔壁泥皮和泥浆液浸泡影响等,而桩底沉渣的存在是影响灌注桩承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后压注浆技术就是在钻孔灌注桩成孔后,采用泥浆泵通过预埋的注浆管,同时在桩侧(钢筋笼外侧)和桩底或单独在桩底注入纯水泥浆液。经浆液射流的切割、劈裂、充填、挤压渗透和固结等作用,固化桩侧土体并压密桩底周围的土体,对桩底形成了扩大端头,增加了桩端的承压面积,从而提高了桩的承载力。目前国内采用该技术单桩承载力一般可提高30%~50%。以往采用的后压注浆技术由纯水泥浆液、沉渣和泥土结合而构成的扩大端头强度相对较低,从而达不到桩端承载力要求,因此传统技术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提高桩端承载力,进而缩短了设计桩长的混凝土灌注桩底压浆封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灌注桩底压浆封口装置,它包括钢板,在所述的钢板底面上粘接有一个具有开口的再生胶皮胶囊,在所述的再生胶皮胶囊内装填有石子,在所述的再生胶皮胶囊的开口处粘接有生橡胶皮,在所述的钢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根压力注浆管,所述的压力注浆管底部与再生胶皮胶囊相连通,在所述的钢板上焊接有用于与钢筋笼相连的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相比于传统方式通过石子与水泥浆结合形成强度相对更高的近似素混凝土的扩大端头,从而提高桩端承载力,进而缩短设计桩长,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灌注桩底压浆封口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底压浆封口装置的前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底压浆封口装置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灌注桩底压浆封口装置与钢筋笼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如附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灌注桩底压浆封口装置,它包括钢板1,在所述的钢板1底面上粘接有一个具有开口的再生胶皮胶囊6,在所述的再生胶皮胶囊6内装填有石子9,石子的粒径最好为20~30mm,易于与水泥浆液结合成混凝土,而且方便安装。在所述的再生胶皮胶囊的开口处粘接有生橡胶皮8。优选的在所述的钢板4和再生胶皮胶囊6上缠绕有多道铁丝7以使两者连接牢固。在所述的钢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根压力注浆管3,所述的压力注浆管3底部与再生胶皮胶囊6相连通,在所述的钢板上焊接有用于与钢筋笼相连的钢筋2。
优选的所述的压力注浆管3底部与再生胶皮胶囊6相连通的结构为:所述的压力注浆管3底部通过变径箍4与套管5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的套管的下部插在再生胶皮胶囊6内。
采用装置的施工过程如下:
(1)进行钢筋混凝土桩钻孔施工;
(2)通过钢筋2将制作好的底压浆封口装置与灌注桩钢筋笼底部焊接链接,如图4所示;
(3)浇筑桩体混凝土;
(4)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后,将所需要的水泥浆从本装置中的压力注浆管3注入,并达到设计注浆量及压力要求,使再生胶皮胶囊6涨破,挤入桩端周身土中和桩端底土中,形成强度相对更高的近似素混凝土的扩大端头。然后封堵注浆管外漏端部,从而完成后压浆施工。
(5)待达到设计龄期后完成灌注桩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24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封口的降水井结构
- 下一篇:一种支撑梁下悬挂式防遗洒衬墙浇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