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腔两囊管实时压力监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5015.7 | 申请日: | 2015-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4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燕;李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春燕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腔两囊管 实时 压力 监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三腔两囊管实时压力监测仪。
背景技术
1/3肝硬化患者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第一次出血死亡率高达20%,反复出血死亡率高达80%。肝硬化导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量大而迅速,常危及患者生命,三腔两囊管是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工具,主要用于经积极内科治疗无效时使用。三腔两囊管进行局部压迫止血,常用的三腔两囊管胃囊和食道囊内的压力需要每2-3小时检查1次,不能实时监测,因此不能实时监测胃囊和食道囊内的压力,导致患者体位发生改变引起牵引力降低,气囊漏气甚至破裂影响止血效果,更甚者由于气囊漏气导致气囊被拉至食道中,影响心肺功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发生多起医疗事故,影响了三腔两囊管的临床应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腔两囊管实时压力监测仪,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很好地应用于各种三腔两囊管,实时监测气囊内压力,不需改变传统的三腔两囊管,只需加上这种三腔两囊管实时压力监测仪就可以达到效果,使气囊能够真正达到持续稳定局部压迫止血的效果,方便医疗人员操作和临床的开展。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三腔两囊管实时压力监测仪,包括壳体和气泵,壳体的前侧分别设置气泵开关和显示屏开关,显示屏开关用于控制显示屏和空气压力传感器,壳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放气按钮和两个消声装置,消声装置包括腔体和风管,风管贯穿于腔体内部,风管顶部的开口上方腔体内设置风罩,且在风罩的内表面设置橡胶层,风管顶部的开口上设置锥形导风板,风管外围与腔体之间分别设置两层导风腔,导风腔内分别设置多条竖直的弯折板,腔体底部外侧设置有风口与外界连通;壳体内部设置气泵,气泵的进气管与壳体外部其中一个消声装置连通,气泵的排气管上设置单向阀,单向阀通过空气压力传感器与壳体内部的放气管连通,放气管的一端与壳体顶部的另一个消声装置连通,放气管的另一端与壳体外侧的管道连通,管道的另一端设置锁紧螺母,放气管上设置电磁放气阀,电磁放气阀通过放气按钮控制。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两层导风腔之间为隔开的空腔,底层的空腔通过风口与外界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几乎所有目前应用的三腔两囊管,实用性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需要改动原有的设备和材料,只需将锁紧螺母与三腔两囊管连通,通过气泵自动进气,单向阀代替止血钳,通过空气压力传感器即可随时观察三腔两囊管内的压力,量化气囊内压力,且通过报警系统可随时警告压力的改变,更科学,单人即可实施,更方便操作,使止血过程更安全、有效,有效防止并发症,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的消声装置设置的风罩能缓解气泵抽风以及排气时的气流,再配合导流腔内的弯折板,降低止血过程中气泵抽风以及排风的噪音,营造良好的止血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消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气泵3气泵开关4显示屏开关5放气按钮6腔体7风管8风罩9橡胶层10锥形导风板11导风腔12弯折板13风口14进气管15排气管16单向阀17空气压力传感器18放气管19管道20锁紧螺母21电磁放气阀22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三腔两囊管实时压力监测仪,如图1-3所示,包括壳体1和气泵2,壳体1的前侧分别设置气泵开关3和显示屏开关4,显示屏开关4用于控制显示屏和空气压力传感器17,壳体1的顶部分别设置放气按钮5和两个消声装置,消声装置包括腔体6和风管7,风管7贯穿于腔体6内部,风管7顶部的开口上方腔体6内设置风罩8,且在风罩8的内表面设置橡胶层9,风管7顶部的开口上设置锥形导风板10,风管7外围与腔体6之间分别设置两层导风腔11,导风腔11内分别设置多条竖直的弯折板12,腔体6底部外侧设置有风口13与外界连通;壳体1内部设置气泵2,气泵2的进气管14与壳体1外部其中一个消声装置连通,气泵2的排气管15上设置单向阀16,单向阀16通过空气压力传感器17与壳体1内部的放气管18连通,放气管18的一端与壳体1顶部的另一个消声装置连通,放气管18的另一端与壳体1外侧的管道19连通,管道19的另一端设置锁紧螺母20,放气管18上设置电磁放气阀21,电磁放气阀21通过放气按钮5控制。
为了进一步缓冲气流,达到更好的消声效果,所述的两层导风腔11之间为隔开的空腔22,底层的空腔22通过风口13与外界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春燕,未经吴春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50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遥控器的相机手柄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色的动画制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