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单通道配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5039.2 | 申请日: | 2015-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9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子伟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通道 配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简易单通道配药器。 背景技术
在医疗技术领域,在给患者进行药物注射时,对药品进行配药,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工作流程。
国内外现有医疗中对输入液体的配药方法,如图1所示,配液过程需先用注射器Z 从液体瓶B 中抽吸少量液体注入药瓶b 中溶解药粉,待药粉溶解后,再用注射器Z 从药瓶b 中回抽溶解液注入到液体瓶B,完成配药。整个过程不仅复杂,而且高浓度粉针剂溶解液会在药瓶b 和注射器Z 中残留造成浪费,同时注射器Z 针头反复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污染。。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现有技术中也提出了多种用于配药的配药器,但是多结构复杂,且操作安全性较差,尤其是仅仅上下为锐利的尖部的通道针,如果固定控制不好,会对操作者造成刺伤,甚至感染的情况发生。
因此,提供一种使得配药器结构得以简化、成本得以降低,且在配药过程中配药穿刺瓶塞时损伤面积也较小,对瓶塞密封完整性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并且操作安全性较高的配药器,已经是一个值得研究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得配药器结构得以简化、成本得以降低,且在配药过程中配药穿刺瓶塞时损伤面积也较小,对瓶塞密封完整性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并且操作安全性较高的单通道配药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简易单通道配药配药器,由第一通道置换针2和第二通道置换针3 构成置换针,第一通道置换针2和第二通道置换针3两端尖锐,且第一通道置换针2和第二通道置换针3通过限位圆形卡位槽7限位固定构成;所述的第一通道置换针2为不锈钢置换针,尖端一点设置有液体瓶端开孔4;第二通道置换针3为塑料置换针,尖端两侧设置有药瓶端第一开孔5和药瓶端第二开孔6,贯通构成通道1;
所述的置换针的腰部设有限位圆形卡位槽7,限定置换针插入软塑料液体瓶的一端,其长度小于软塑料液体瓶液面与其瓶塞之间的间距;限定置换针插入药瓶的一端,其开孔设在紧邻药瓶的瓶塞处;
所述的限位圆形卡位槽7与软塑料液体瓶B瓶口接触的一端为平面状,与药瓶b接触的一端为圆形内陷凹槽状,且在凹槽底部采用平面结构与药瓶b的瓶口接触,同时凹槽两侧的槽壁对药瓶b的瓶颈起到固定作用。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简易单通道配药器,与传统注射器配药方法相比,操作简单,有效避免了针头反复在空气中暴露和将病房不洁空气注入液体瓶情况发生。本新型配药器相比较传统配药器来说结构更趋简单、成本更趋低廉,且置换针内为单通道,直径和截面积大大缩小,配药穿刺瓶塞时损伤面积相应减小,对瓶塞密封完整性的影响相应降低;该配药器能够更好地满足临床配药的多样化需求;圆形卡位槽其中向一端为筒状开口,可以很好的固定插入开口内的瓶颈,保证穿插操作过程中的稳固性,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 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结构示意图四;
图中为:液体瓶B、药瓶b、注射器Z、通道1、第一通道置换针2、第二通道置换针3、液体瓶端开孔4、药瓶端第一开孔5、药瓶端第二开孔6、限位圆形卡位槽7。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简易单通道配药配药器,由第一通道置换针2和第二通道置换针3 构成置换针,第一通道置换针2和第二通道置换针3两端尖锐,且第一通道置换针2和第二通道置换针3通过限位圆形卡位槽7限位固定构成;所述的第一通道置换针2为不锈钢置换针,尖端一点设置有液体瓶端开孔4;第二通道置换针3为塑料置换针,尖端两侧设置有药瓶端第一开孔5和药瓶端第二开孔6,贯通构成通道1;
所述的置换针的腰部设有限位圆形卡位槽7,限定置换针插入软塑料液体瓶的一端,其长度小于软塑料液体瓶液面与其瓶塞之间的间距;限定置换针插入药瓶的一端,其开孔设在紧邻药瓶的瓶塞处;
所述的限位圆形卡位槽7与软塑料液体瓶B瓶口接触的一端为平面状,与药瓶b接触的一端为圆形内陷凹槽状,且在凹槽底部采用平面结构与药瓶b的瓶口接触,同时凹槽两侧的槽壁对药瓶b的瓶颈起到固定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子伟,未经杨子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50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药挤渣器
- 下一篇:具有吊环的多腔聚丙烯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