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器插入复位电路及智能手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5588.X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3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顺;赵宇翔;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22 | 分类号: | H03K17/22;H03K17/28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姚金良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秦***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器 插入 复位 电路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位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器插入复位电路及智能手环。
背景技术
消费类电子产品一般都会设置一个Reset按键,该Reset按键使电子产品在软件发生异常死机时,可以通过操作此Reset按键来复位电子产品的主控芯片。目前,手机类产品的Reset按键为组合按键,既按下多个机械按键的方式复位。若将手机类产品的复位方式用在智能手环产品上,则带来了以下难点:设置了机械按键的智能手环,其防水是个很大的难点。为了克服防水的难点,在智能手环上设置多个复位机械按键,但是又出现了无法复位系统的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器插入复位电路,该复位电路与电子产品分体设置,使其在不增加电子产品的技术难题基础上,完成了系统的复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充电器插入复位电路包括电压输入端、复位端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入端接入外部电压,所述复位端输出高/低电平;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路还包括,输出复位信号的复位执行电路,所述复位执行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复位执行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复位端,所述复位执行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控制所述复位执行电路延时输出复位信号的延时触发电路,所述延时触发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延时触发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复位执行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将所述外部电压转换成工作电压的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电连接。
优选方式为,所述复位执行电路选用三极管放大电路,所述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复位执行电路的输出端。
优选方式为,所述三极管放大电路包括NPN型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经过第一分压电阻与所述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接有第一反馈电阻,所述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经上拉电阻与所述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集电极经第一滤波电容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复位执行电路的输出端。
优选方式为,所述延时触发电路包括电连接的延时电路和分压电路,所述延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延时电路导通所述分压电路,使所述分压电路拉低所述第一三极管基极的电压。
优选方式为,所述延时电路包括串接的第一延时电阻、第二延时电阻和用于充放电的充放电电容,所述第一延时电阻和所述充放电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延时电阻的两端并接有第一稳压管,所述第二延时电阻与所述第一稳压管的正极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延时电阻与所述第一稳压管的负极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分压电路电连接。
优选方式为,所述分压电路包括NPN型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经第二分压电阻与所述延时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串接有第二反馈电阻,所述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三分压电阻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优选方式为,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转换芯片,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使能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出端还经第二滤波电容接地,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入端接系统电源,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入端还经第三滤波电容接地。
优选方式为,所述电源转换芯片的使能端与第二稳压管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管的正极与所述电压输入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环,该智能手环充电时能够将智能手环的系统主控芯片复位,从而保证了智能手环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手环,所述智能手环内包括上述充电器插入复位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55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