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修果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5839.4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3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刚;李文生;余坚兴;张开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3/02 | 分类号: | A01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式修果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疏果采果工具,特别是一种手持式修果剪。
背景技术
园艺果树栽培过程中,通常采用枝剪剪除多余树枝,有手动枝剪(例如CN101084723A、CN103141314A),也有电动枝剪(例如CN102771323A)。但去除多余或者是感病果实通常没有专用工具,现有做法是直接用手去除多余果实及感病果实。这种采摘方式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在正常疏果期间,果实果柄的离层尚未形成,手工硬性拉拽会导致拉伤结果枝,影响预留果实生长;第二,去除感病果实,由于果实表面产生大面积病斑,会直接导致污染人手,当再次接触正常果实会造成二次污染,导致正常果实感病。此外,目前中小型带柄水果的采摘通常采用人手直接采摘。对于一些质地较软的水果,如草莓、杏、溶质桃等,直接用手采摘会造成果实表面机械伤,影响贮藏期;而对于一些表面着生蜡质的水果,如苹果、柿子、李子等,直接用手采摘会造成果实表面蜡质脱落,影响商品性。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工具,既可用于果实生长过程中去除多余及感病果实,防止果实掉落地面;也可用于采收果实,同时不接触果实表面,实现无接触采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需求缺失问题,提供一种手持式修果剪,可不接触果实表面,实现无手接触采果或疏果,并且确保果实不会掉落地下。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修果剪包括:上下剪切刀片组件、上下手柄、括联动轴组件、锁扣装置和弹簧装置;上下剪切刀片组件位于修果剪的前端位置,通过联动轴组件分别连接于上下手柄;弹簧装置设置于上下手柄内侧,用于控制修果剪刀口的张开程度;锁扣装置设置于上下手柄内侧,用于控制修果剪处于闭合状态;所述上剪切刀片组件还包括固定于上剪切刀片的上固定器,下剪切刀片组件还包括固定于下剪切刀片的下固定器。
进一步的,上下剪切刀片组件分别包括上下剪切刀片,上下剪切刀片后端中心设置固定螺丝孔,螺丝孔的两边设有固定孔;联动轴组件中心设置固定螺丝孔,螺丝孔的两边有突起,突起用于与上下剪切刀片固定孔相匹配,进而将上下剪切刀片固定连接于上下手柄。
进一步的,固定孔为多个,形状为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相应的突起也为多个,形状为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几何形状。
进一步的,上下固定器为锯齿形,其中锯齿形状为V型,V型槽的宽度和深度可调。
进一步的,上下固定器为波浪形,其中波长和波高可调。
进一步的,上下剪切刀片均开刃或均不开刃或其中一个开刃。
进一步的,锁扣装置包括:L型锁定杆、滑块连杆、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滑动连杆上,锁定杆固定于上手柄或下手柄内侧,对应的滑块连杆固定于下手柄或上手柄内侧。
进一步的,弹簧装置包括:上下弹簧固定钮、弹簧,上下弹簧固定钮分别固定于上下手柄内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上下弹簧固定钮上。
进一步的,上下剪切刀片为直线型或弯向刀背侧的弧形或其他几何形状。
进一步的,上下手柄的形状为“C”型或多段弧形或其他符合抓握人体工学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修果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用于果实生长过程中去除多余及感病果实,防止果实掉落地面;也可用于采收果实,同时不接触果实表面,实现无接触采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手持式修果剪的主视图。
图2为手持式修果剪的后视图。
图3为手持式修果剪的左视图。
图4a为上剪切刀片组件的主视图。
图4b为上剪切刀片组件的后视图。
图5a为下剪切刀片组件的主视图。
图5b为下剪切刀片组件的后视图。
图6a为下手柄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6b为下手柄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7为上手柄示意图。
图8为弹簧示意图。
图9为锁扣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58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控制高度的棉花打顶装置
- 下一篇:食用菌培养料疏松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