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拉线固定装置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6251.0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8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朱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0 | 分类号: | B60T17/00;B62D25/12;B62D2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洋;黄健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拉线 固定 装置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拉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拉线固定装置和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上应用着多种机械拉线,如制动拉线、机盖拉线和加油口门拉线等。上述机械拉线通常通过卡扣固定在车体钣金上。
现有技术中是应用扎带卡扣将机械拉线固定在车体钣金上,然而,汽车在工厂装配时,拉线的位置经常要根据需要调整,因此扎带卡扣在调整费时费力,效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拉线固定装置和汽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扎带卡扣固定的拉线在装配时产生的不易调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机械拉线固定装置,包括:
用于放置机械拉线的孔、用于与车体钣金卡合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
所述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连接;
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插入所述车体钣金上预留孔的第一卡接面,以及与所述车体钣金抵扣的第二卡接面;
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插入所述车体钣金上预留孔的第三卡接面,以及与所述车体钣金抵扣的第四卡接面;
所述第一卡接面和所述第三卡接面卡合连接。
如上所述的机械拉线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卡接面上设置有凹槽;
所述第三卡接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卡接的凸块。
如上所述的机械拉线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卡接面上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第三卡接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间隙卡接的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的尺寸与所述间隙的尺寸匹配。
如上所述的机械拉线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卡接面上和所述第三卡接面上的端部均设置有倒钩。
如上所述的机械拉线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卡接面和所述第四卡接面均为长方形。
如上所述的机械拉线固定装置,所述孔的端面为正方形。
如上所述的机械拉线固定装置,所述孔的端面为圆形。
如上所述的机械拉线固定装置,所述孔的尺寸大于所述机械拉线的端面尺寸。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体钣金、机械拉线、以及如上所述的多个机械拉线固定装置,所述机械拉线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钣金上,用于固定所述机械拉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械拉线固定装置和汽车,该固定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机械拉线的孔、用于与车体钣金卡合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孔分别与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连接,第一卡接部包括:插入车体钣金上预留孔的第一卡接面,以及用于抵扣所述车体钣金第二卡接面;第二卡接部包括:插入所述车体钣金上预留孔的第三卡接面,以及用于抵扣所述车体钣金第四卡接面,所述第一卡接面和所述第三卡接面卡合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扎带卡扣固定的拉线在装配时产生的不易调整的问题,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械拉线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械拉线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械拉线固定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械拉线固定装置的主视图,参见图1和图2所示,该机械拉线固定装置,包括:
用于放置机械拉线的孔3、用于与车体钣金卡合的第一卡接部1和第二卡接部2;孔3分别与第一卡接部1和第二卡接部2连接;
第一卡接部1包括:插入车体钣金上预留孔的第一卡接面11,以及与车体钣金抵扣的第二卡接面12;
第二卡接部2包括:插入车体钣金上预留孔的第三卡接面21,以及与车体钣金抵扣的第四卡接面22;
第一卡接面11和第三卡接面21卡合连接。
具体地,当该机械拉线固定装置上的第一卡接部1和第二卡接部2打开的时候,汽车上的机械拉线穿过第一卡接部1和第二卡接部2之间的间隙放置于与第一卡接部1和第二卡接部2连接的孔3之中,然后将第一卡接部1和第二卡接部2卡合。
需要注意的是,孔3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孔3的端面为正方形,或者,孔3的端面为圆形,优化的,孔3的尺寸大于机械拉线的端面直径,从而使得机械拉线便于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6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叶分级机
- 下一篇:涂布膜压UV漆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