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输入端子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7415.1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3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梁有庆;肖正;田冬雷;舒志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6 | 分类号: | F21V23/0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生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输入 端子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灯输入端子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LED技术的越来越成熟,LED灯具以其高效、节能、长寿、小巧等技术特点,正在成为新一代照明市场的主力产品。LED室内照明市场在未来十年内是一个快速发展和快速膨胀的时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对节能意识越来越强,高效节能的LED室内照明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插线式接线端子,插线式接线端子主要包括公端子及母端子,公端子和母端子的两端分别与导线连接,公端子与电源板连接,母端子与灯板连接,公端子插入至母端子内部。但此种插线式电源接线端子的公端子及母端子的两端需要分别与导线连接,安装较不方便,不利于自动化组装,生产效率较低,而且,公端子、母端子分别与电源板及灯板的连接不稳固,易松动,经常造成接触不良或者接触电阻过大,从而产生过热或者不通电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LED灯输入端子组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如何使LED灯输入端子组件组装较方便、生产效率较高,如何使LED灯输入端子组件连接较稳固、电连接更可靠,如何减少LED灯具的体积。
一种LED灯输入端子组件,包括:
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本体及至少两接触片,所述第一本体设有卡接部及至少两插套,每一所述接触片分别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焊点,每一所述接触片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一所述插套电连接;
连接板,每一所述接触片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通过所述焊点与所述连接板电连接;及
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本体及至少两插针,每一所述插针插设于所述第二本体内,所述第二本体设有与所述第一端子卡接部卡合的卡孔,每一所述插针一一对应地插设于所述插套内,用于使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实现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片状体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末端贴设于所述连接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通过焊接方式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连接板垂直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本体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接触片的第一连接部分位于所述本体内,每一所述接触片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伸出所述本体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触片的所述焊点与所述插套边缘的最小距离大于6.0mm。
上述LED灯输入端子组件,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通过插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端子与连接板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不需要分别与导线连接,安装更为简单方便,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组装效率,且电连接更加可靠,成本更为低廉,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此外,第一端子设置于LED灯具内,第二端子可设置于LED灯具外,在实际使用中,第二端子连接市电,用户只需将第二端子插接至第一端子上即可为连接板供电,进而点亮LED灯,LED灯具中无需另设电源,可以大大减小LED灯的体积,特别适合于小型LED灯的使用,且用户使用更加方便。而且,上述LED灯输入端子组件通过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固定连接后,可以将连接板夹持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结构更加紧凑,且连接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LED灯输入端子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端子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第一端子沿AA截面的剖示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第二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第二端子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第二端子沿BB截面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74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拍照文本图像质量评估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普适性的图像文字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