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编多轴向编织布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8251.4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3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季小强;谢波;刘时海;韦俊;陈丽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14 | 分类号: | D04B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编 轴向 织布 | ||
1.一种混编多轴向编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束编织在一起的+N°纬纱(1)、-N°纬纱(2)、0°经纱(3)、90°纬纱(4)和将+N°纬纱(1)、-N°纬纱(2)、0°经纱(3)和90°纬纱(4)相互固定的捆绑纱(5),0<N<90;所述0°经纱(3)包括第一束0°经纱(31)、第二束0°经纱(32)和第Y束0°经纱(3Y),Y为自然数,Y≥2;所述第一束0°经纱(31)、第二束0°经纱(32)和第Y束0°经纱(3Y)为不同类型的纤维束,叠铺排列或者混编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编多轴向编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45;所述+45°纬纱包括第一束+45°纬纱和第二束+45°纬纱;所述-45°纬纱包括第一束-45°纬纱和第二束-45°纬纱;所述0°经纱(3)包括第一束0°经纱(31)和第二束0°经纱(32);所述第一束0°经纱(31)为玻璃纤维束;所述第二束0°经纱(32)为碳纤维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编多轴向编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0°经纱(31)和第二束0°经纱(32)均匀排列,二者密度比为8: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编多轴向编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0°经纱(31)的克重与厚度比例为:1000g:0.9mm;所述第二束0°经纱(32)的克重与厚度比例为:1000g: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编多轴向编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0°经纱(31)、第二束0°经纱(32)和第N束0°经纱(3N)选自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酰亚胺纤维或者玄武岩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混编多轴向编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绑纱(5)与+N°纬纱(1)、-N°纬纱(2)、0°经纱(3)和90°纬纱(4)均有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编多轴向编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N°纬纱(1)包括第一束+N°纬纱、第二束+N°纬纱和第Y束+N°纬纱;所述-N°纬纱(2)包括第一束-N°纬纱、第二束-N°纬纱和第Y束-N°纬纱;所述90°纬纱(4)包括第一束90°纬纱、第二束90°纬纱和第Y束90°纬纱;Y为自然数,Y≥2;所述第一束+N°纬纱、第二束+N°纬纱和第Y束+N°纬纱为不同类型的纤维束,叠铺排列或者混编在一起;所述第一束-N°纬纱、第二束-N°纬纱和第Y束-N°纬纱为不同类型的纤维束,叠铺排列或者混编在一起;所述第一束90°纬纱、第二束90°纬纱和第Y束90°纬纱为不同类型的纤维束,叠铺排列或者混编在一起;所述+N°纬纱(1)和-N°纬纱(2)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编多轴向编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45;所述+45°纬纱包括第一束+45°纬纱和第二束+45°纬纱;所述-45°纬纱包括第一束-45°纬纱和第二束-45°纬纱;所述第一束+45°和第一束-45°纬纱玻璃纤维束;所述第二束+45°纬纱和第二束-45°纬纱为碳纤维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混编多轴向编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45°和第一束-45°纬纱的克重与厚度比例为:1000g:0.9mm;所述第二束+45°纬纱和第二束-45°纬纱的克重与厚度比例为:1000g: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编多轴向编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N°纬纱、第二束+N°纬纱、第Y束+N°纬纱、第一束-N°纬纱、第二束-N°纬纱和第Y束-N°纬纱选自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酰亚胺纤维或者玄武岩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82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