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输送线的去除镜片附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8566.9 | 申请日: | 201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8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晓勇;许生炎;曾金芳;张国军;周金龙;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7/00 | 分类号: | B29C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去除 镜片 附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转移装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镜片附件去除的装置。
背景技术
树脂镜片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各种眼镜上,其具有以下几个优点,质轻、耐冲击、不易碎安全,配戴舒适、加工方便,用途广、产品系列丰富(如单光、双光、多焦点、白内障、变色等)、对紫外线的吸引能力高于玻璃镜片,可染成各种颜色,热传导率低,由水蒸气引起的水雾的情况比玻璃镜片好一些。树脂镜片的一般加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单体配制、模组浇注、聚合固化(第一次固化、开模和磨边、镜片清洗、后固化、检测),以上步骤目前大部分企业都采用人工粗放式加工,不仅加工精度低,而且速度慢,因此把这些步骤上进行自动化设计,用于降低整个加工工序的时间和成本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输送线的去除镜片附件装置,通过在输送线上的上料、去夹、去胶工位,可以准确、高效的取出镜片附件 。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带输送线的去除镜片附件装置,由输送线、上料工位、去夹工位、去胶工位、控制柜、人机界面、清理工位、设备护罩、收集箱组成,控制柜中间横向上设置有支撑平台,输送线设置在支撑平台上,输送线左右贯穿整个控制柜,控制柜上方设置有设备护罩,输送线上方左端设置有上料工位,去夹工位设置在输送线中间位置且设置在设备护罩内部,去胶工位设置在输送线中部靠右位置且处于去夹工位的输出端,清理工位设置在输送线末端位置且处于设备护罩外部,人机界面设置在控制柜左端靠上位置,收集箱设置在控制柜其中一端的下部并与控制柜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箱通过导料槽与去夹工位和去胶工位连接在一起,去掉的夹子和胶圈分别掉入到对应的收集箱中。
所述的输送线由伺服电机、轴承座组件、不锈钢链条、连接板组成,连接板设置在不锈钢链条上,不锈钢链条设置在轴承座组件上,伺服电机驱动轴承座组件,从而带动不锈钢链条做回转运动。
所述的设备护罩外部设置透明玻璃,可以观察到内部设备的运行状况。
所述的控制柜下方四个角上设置有脚轮,控制柜可以自由移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通过输送线连续运动,去夹工位和去胶工位相互配合,最后再对镜片进行清洗作业,达到自动化、高效,清洁生产的目的,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输送线、1-1伺服电机、1-2轴承座组件、1-3不锈钢链条、1-4连接板、2上料工位、3去夹工位、4去胶工位、5控制柜、5-1脚轮、5-2导料槽、5-3支撑平台、6人机界面、7清理工位、8设备护罩、9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知,带输送线的去除镜片附件装置,由输送线1、伺服电机1-1、轴承座组件1-2、不锈钢链条1-3、连接板1-4、上料工位2、去夹工位3、去胶工位4、控制柜5、脚轮5-1、导料槽5-2、支撑平台5-3、人机界面6、清理工位7、设备护罩8、收集箱9组成,控制柜5中间横向上设置有支撑平台5-3,输送线1设置在支撑平台5-3上,输送线1左右贯穿整个控制柜5,控制柜5上方设置有设备护罩8,输送线1上方左端设置有上料工位2,去夹工位3设置在输送线1中间位置且设置在设备护罩8内部,去胶工位4设置在输送线1中部靠右位置且处于去夹工位3的输出端,清理工位7设置在输送线1末端位置且处于设备护罩8外部,人机界面6设置在控制柜5左端靠上位置,收集箱9设置在控制柜5其中一端的下部并与控制柜5连接在一起。
工作时,先将镜片依次安放在上料工位2上,启动输送线1,输送线1在伺服电机1-1的驱动下,从左往右移动,当移动到去夹工位3时,输送线1自动停止,去夹工位3开始工作,在液压缸的驱动下,镜片上的夹子被取下来,并且沿着导料槽5-2落入收集箱9内,去夹工位3结束以后,镜片在输送线1的驱动下,继续往右移动,当移动到去胶工位4时,去胶工位4工作,去除镜片上的胶圈,胶圈并且落入收集箱9内,最后镜片沿着输送线1移动到清理工位7处,设备对镜片进行清洗作业,最后由人工把镜片从输送线1上取下来,最后完成整个附件去除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85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瑜伽棒双头热熔设备
- 下一篇:一种顶胶硫化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