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锅炉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9626.9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8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潘燕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联聚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00 | 分类号: | F24H1/00;F23J15/00;F23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1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锅炉 余热 回收 系统 | ||
1.一种燃气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与锅炉相连的进风管道、回风管道、进风管道与回风管道之间依次连接有换热腔、焚化室及调温室,所述换热腔内设置有换热单元组,其换热单元组由多个换热元件组成,每个换热元件均由前后封板及位于两封板之间的翅片单元组成,相邻的换热元件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焚化室内安装有多个燃气喷嘴,所述调温室安装有进风阀门及冷风机,调温室通过风机与锅炉的回风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元件的翅片单元由左翅板及右翅板组成,左翅板及右翅板均为一种外凸蜂窝结构,左翅板和/或右翅板的两端可有进水口及出水口,在外凸蜂窝的波峰上开有过水孔,相邻翅片单元通过过水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化室内的燃气喷嘴包括一喷头本体,喷头本体内部设有出气腔和进气腔,所述出气腔和进气腔之间设有多个喷孔,所述进气腔内依次设有旋流体和节流锥,所述旋流体内部设有多条贯穿呈弧形的旋流气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均为一种扩口结构,在换热腔的下端设有废料采集桶,换热腔的上端设有送水管,送水管与换热元件的出水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化室的外表面包覆有一保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联聚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联聚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96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探测设备自动收放装置
- 下一篇:救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