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牙体预备的深度标定钻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9846.1 | 申请日: | 201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1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洋;陈端婧;李俊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3/02 | 分类号: | A61C3/02;A61C1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 代理人: | 陈树明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预备 深度 标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型新涉及一种用于牙体预备的深度标定钻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牙科美学修复是采取改变牙齿和(或)牙周组织的形态的措施,力求牙齿在美观和功能上取得最大程度的协调,从而使得修复的最终效果最优化。对于美学区修复的患者,需要先经美学分析设计,在患者原始牙齿模型的基础上制作美观蜡型,即目标修复体形态,再以目标修复体的形态为指导,进行牙体(预备体)预备,力求精确复制目标修复体为最终修复体。牙体预备是口腔修复科的最基本操作之一,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牙体组织,尽量少磨除牙体组织,必须掌握预备体形态与目标修复体的空间位置关系。一般要求预备体外轮廓与目标修复体外轮廓间有一定尺寸的均匀空间间隙,直接涉及牙体组织磨除量的判断和确定。目前口腔临床医生常采取目测磨除量的方法制备预备体,此种方法误差较大,修复效果对临床医生的经验依赖性大,尤其是在要改变牙齿形态的修复治疗中。也出现了一些测量预备量的方法,但测量牙齿各个部位的需要预备的量之后,还需医生靠经验和打磨车针的直径粗略地进行预备,常出现造成牙体预备过多(磨过多的牙体组织)或者预备不足(需要再进行测量、预备)的情况。因此,微创、快速的牙体预备亟需一种工具,可以根据测量的预备量进行精确预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牙体预备的深度标定钻针。该深度标定钻针可根据测量得到的所需牙体预备量在牙体上进行精确预备,避免了医生根据临床经验进行牙体预备所造成的随机性大,误差大的问题,符合国际平台“精确”“微创”的主流趋势;且该深度标定钻针成本低廉,与口腔常规使用的涡轮机相匹配,且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发明目的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一种深度标定钻针,包括针柄、针体和针头,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深度标定钻针的针柄可与牙科涡轮机配合;深度标定钻针的针头处有用于钻孔的金刚砂涂层;深度标定钻针靠近针头的针体侧面设置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将深度标定钻针的针柄安装于牙科涡轮机上;根据测量的牙体预备量,在牙体对应的位置通过深度标定钻针钻出对应厚度的深孔;再将牙体的各个面依次进行抛光处理,使抛光面抵达每个深孔的底部,即完成牙体的预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深度标定钻针可根据测量得到的所需牙体预备量在牙体上进行精确预备,避免了医生根据临床经验进行牙体预备所造成的随机性大,误差大的问题,符合国际平台“精确”“微创”的主流趋势;且该深度标定钻针成本低廉,与口腔常规使用的涡轮机相匹配,且操作简单。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深度标定钻针靠近针头的针体侧面设置的刻度由不同的颜色区域构成。
如此设置,使得操作医生可以根据钻针没入牙齿处的颜色,直接读出数值,确定是否达到预定深度。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深度标定钻针靠近针头的针体侧面设置的刻度的分度值为0.5mm。
因前牙常规备牙量一般不超过4mm,平均分成8份,所以以0.5mm为分度值,肉眼便于分辨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是:一种用于牙体预备的深度标定钻针,包括针柄1、针体2和针头3,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深度标定钻针的针柄1可与牙科涡轮机配合;深度标定钻针的针头3处有用于钻孔的金刚砂涂层4;深度标定钻针靠近针头3的针体2侧面设置刻度5。
本例中所述深度标定钻针靠近针头3的针体2侧面设置的刻度5由不同的颜色区域构成。比如:从尖端起,颜色的使用规则参照根管治疗K锉的颜色由小到大的递进关系,是灰=0.5mm,紫=1.0mm,白=1.5mm,黄=2.0mm,红=2.5mm,蓝=3.0mm,绿=3.5mm,黑=4.0mm。
本例中所述深度标定钻针靠近针头3的针体2侧面设置的刻度5的分度值为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9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