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湿烘烤线的全自动补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0160.4 | 申请日: | 201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6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周群飞;饶桥兵;欧阳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02 | 分类号: | E03B1/02;E03B11/10;E03B7/07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合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欧颖;郑隽 |
地址: | 41031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湿 烘烤 全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全自动补水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加湿烘烤线的全自动补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加湿烘烤线是需要人工去观察供水水槽里面的水是否用完,是否需要补充,这样就必须有值守负责该机器的操作。而现有技术中的加湿烘烤线不止一个供水水槽,值守人员在给每个供水水槽进行手动加水时,必须时刻关注供水水槽的水位情况,防止水满后溢出影响工作。这样的话,每一条加湿烘烤线就必须要有一个值守人时刻守在旁边,关注水位情况,浪费人力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控制水位高低,防止溢水的全自动补水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烘烤线的全自动补水装置,包括补水水箱及通过供水管与补水水箱连通的若干个供水水槽;所述补水水箱包括水箱本体、设置于水箱本体内壁的进水管及设置于水箱本体底面或者侧面底部的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水位控制装置;相邻的所述供水水槽之间通过水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水位控制装置为浮球式液压水位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供水水槽通过水管与前一个供水水槽依次连通为一条线;所述水箱本体的底部设有一个供水管,供水管与设在首端的供水水槽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水箱本体底部设有至少二个供水管,每个供水管分别与一个供水水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水箱本体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水箱本体的高度高于供水水槽。
优选地,所述水箱本体的高度与供水水槽相等。
优选地,所述水箱本体及供水水槽为长方体或圆柱体。
优选地,所述水管设置于供水水槽底面或者侧面底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减少了操作人员,自动控制进水补水,实现工厂生产自动化,同时有效的防止了补水溢出给生产带来的不便,高效实用、节能环保。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补水水箱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补水装置立体图;
其中,1、水箱本体;2、水位控制装置;3、进水管;4、供水管;5、供水水槽;6、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一种加湿烘烤线的全自动补水装置,包括补水水箱及通过供水管64与补水水箱连通的若干个供水水槽5,水箱本体及供水水槽为长方体;供水水槽5通过供水水槽5底部的水管6依次连通为一条线。补水水箱包括水箱本体1、设置于水箱本体1内壁的进水管3及设置于水箱本体1底部的一根供水管64;进水管3上设有水位控制装置2;供水管64与设在首端的供水水槽5相连通。水箱本体1与供水水槽5的相互连通,由于连通器原理,水箱本体1与供水水槽5的水位将保持一致
使用时,首先调节水位调制器至预定水位,当水箱本体1的水位低于预定水位时,水位调制器打开进水阀进水,水流从进水管3进入水箱本体1中,通过水箱本体1底部的供水管64流入设置在首端的供水水槽5,再通过水管6流入其它供水水槽5当中;当水箱本体1的水位达到预定水位时,水位控制装置2关闭进水阀门,进水管3停止进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自动控制进水补水,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实现工厂生产自动化,同时有效的防止了补水溢出给生产带来的不便,高效实用、节能环保。
实例二:
参见图1,一种加湿烘烤线的全自动补水装置,包括补水水箱及通过供水管64与补水水箱连通的若干个供水水槽5,水箱本体及供水水槽为圆柱体;例如,补水水箱可位于2个供水水槽的中间,形成一条线;或者补水水箱可同时连通4个供水水槽,形成十字架形状等。
相邻供水水槽5可通过供水水槽5底部的水管6连通。水管也可设置于供水水槽底面或者侧面底部,都不影响实施例的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01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式碳化硅冶炼炉
- 下一篇:一种蓝藻污染防治专用船的淤泥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