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激光警示线的输电线路塔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0545.0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2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峻伟;肖重金;宋北;王旋;张加旭;袁叶叶;彭子康;杨勇;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E04G21/3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2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激光 警示 输电 线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塔杆,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激光警示线的输电线路塔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建设,临近电力线路的施工作业点也不断增多,导致外力破坏成为线路故障跳闸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近几年因外力破坏类线路故障的系统分析,夜间发生的外力破坏故障所占比例成逐年上升趋势。这是因为在夜间人的可视距离较近,而架空电力线路大多高悬在15米以上的空中,其导线直径仅为2-3CM,线路下方施工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很难觉察到上方电力线路的存在,极易发生因误碰高压线导致的线路跳闸及人身伤亡事故。
为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近几年各线路维护单位也采取了很多防控措施,如限高架、隔离网等防控措施,但以上措施存在造价高、不能重复利用、实施受地形条件影响,夜间不醒目等问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防护措施,以达到提醒线路下方施工人员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激光警示线的输电线路塔杆,该输电线路塔杆能警示输电线路下方的施工人员,以避免施工人员损坏输电线路塔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激光警示线的输电线路塔杆,包括置于施工作业点上方的两根以上的输电线路塔杆本体,相邻输电线路塔杆本体通过输电导线连接;在一根输电线路塔杆本体上设置激光发射器,在相邻输电线路塔杆本体上设置挡板,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柱直接发送到挡板上,且所述激光柱略低于输电导线的最低端。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激光柱与110kV输电线路导线最低端的距离大于5m;激光柱与220kV输电线路导线最低端的距离大于6m。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输电线路塔杆本体上设有警示牌,该警示牌位于激光发射器和/或挡板下方。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警示牌上设有警示语,该警示语通过LED灯显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输电线路塔杆本体上设置激光发射器和挡板,以在输电导线下方形成具有提示效果的激光柱,避免在夜间施工人员无法看见输电导线对输电导线进行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输电导线下方形成激光柱,以提醒施工人员上方有输电线路,避免了施工人员对输电线路的损坏。2、当输电线路下方不再施工时,可直接拆除激光发射器、挡板和警示牌,并将激光发射器、挡板和警示牌安设在另外的施工点的电线路塔杆上,实现重复利用,节能减排的目的。3、本实用新型不仅成本低廉,且不受地形条件、环境的影响,能很好的起到提醒和警示的目的。4、因激光柱的特性,解决了现有警示措施不醒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电线路塔杆本体,2、输电导线,3、激光发射器,4、挡板,5、激光柱,6、警示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见图1,一种具有激光警示线的输电线路塔杆,包括置于施工作业点上方的两根以上的输电线路塔杆本体1,相邻输电线路塔杆本体1通过输电导线2连接;在一根输电线路塔杆本体1上设置激光发射器3,在相邻输电线路塔杆本体1上设置挡板4,激光发射器3发射的激光柱5直接发送到挡板4上,且所述激光柱5略低于输电导线2的最低端,通常情况下,所述激光柱与110kV输电线路导线最低端的距离大于5m;激光柱与220kV输电线路导线最低端的距离大于6m。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激光柱5离110kV输电线路导线2的最低端5m。
为了更好的警示施工作业点上施工人员,达到更加醒目的提醒,可以在输电线路塔杆本体1上设警示牌6,该警示牌6可以设于激光发射器3下方,也可以设置在挡板4下方,当然可同时设置在激光发射器3和挡板4的下方。为了更好的提醒施工人员,所述警示牌6上设有通过LED灯显示的警示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武汉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武汉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05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