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植入瓣膜适配安装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0742.2 | 申请日: | 201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5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周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宏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22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植入 瓣膜 安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人工植入瓣膜适配安装环。
背景技术
人体心脏内有四个瓣膜,每个瓣膜都是一个“单向阀门”,控制血液沿一定的方向流动,并保证通过一定的流量。人体心脏因先天性失常或后天性病变损坏,因而研制人工植入瓣膜替换人体内已经病变的心脏一直是医学界的课题。国内生产的纯热解炭双叶型人工植入瓣膜包括瓣架、瓣片和瓣环,瓣环担任两项作用,其一是与瓣架连接,其二与人体心脏组织缝合。
人工植入瓣膜在心脏手术中应用广泛,其在金属瓣环外包裹纤维组织缝合环,再用10-20针间断缝合线固定到人体心脏的纤维组织环上面,需要心脏停跳30分钟以上,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因缝合不严或组织薄弱撕裂,导致缝合环外周的漏血(即瓣周漏),发生率约在4%左右,此时需要再次手术或使用封堵器堵塞漏洞。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植入瓣膜适配安装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瓣周漏事件的发生,使用安全可靠。
一种人工植入瓣膜适配安装环,用于装配人工植入瓣膜,人工植入瓣膜包括瓣环、瓣片和瓣架,所述人工植入瓣膜适配安装环包括压制形成上下双盘体结构的记忆金属环,记忆金属环的中部形成开孔,上盘体向外延伸间隔设有三个凸耳,上下双盘体由于压制在外侧形成一圈外槽,内侧形成一圈内槽,人工植入瓣膜可从记忆金属环的开孔伸入而卡入内槽中,外槽用于缝合时卡入部分人体心脏组织,记忆金属环的上盘体和下盘体中分别设有一层涤纶布。
如上所述的人工植入瓣膜适配安装环,外槽和内槽的宽度约为3mm。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环为上下双盘体结构,由此形成可入部分人体心脏组织的外槽和卡入人工植入瓣膜的内槽,这样通过简单的三到四针即可将安装环和人工植入瓣膜固定在人体心脏组织上,相比现有技术用10-20针间断缝合线将人工植入瓣膜固定到人体心脏的纤维组织环上面,手术时间大为缩短,而且记忆金属环的上盘体和下盘体中分别设有一层涤纶布,可有效防止血液从记忆金属环中穿过,有效减少缝合环外周漏血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人工植入瓣膜适配安装环与人工植入瓣膜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人工植入瓣膜适配安装环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人工植入瓣膜适配安装环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使用本实用新型人工植入瓣膜适配安装环进行缝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将人工植入瓣膜与人体心脏缝合后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人工植入瓣膜适配安装环(简称安装环),2—人工植入瓣膜,3—人体心脏组织,4—缝合线,11—记忆金属环,12—开孔,13—凸耳,14—外槽,15—内槽,16—涤纶布,21—瓣环,22—瓣片,23—瓣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植入瓣膜适配安装环(简称安装环)1,其包括记忆金属环11,记忆金属环11可由镍铬记忆合金环压制形成上下双盘体结构,中部形成开孔12,上盘体向外延伸间隔设有三个凸耳13。请结合参考图2及图3,上下双盘体由于压制在外侧形成一圈外槽14,内侧形成一圈内槽15,外槽14和内槽15的宽度(即上下双盘体之间的距离)约为3mm左右。记忆金属环11的上盘体和下盘体中分别设有一层涤纶布6,用于防止血液从记忆金属环11中穿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宏,未经周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07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