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操作方便的伸缩笔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1070.7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2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梁站峰;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B43K24/02 | 分类号: | B43K24/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张义 |
地址: | 30036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操作 方便 伸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压伸缩笔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操作方便的伸缩笔。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活动的多样化,使得笔具的发展亦趋于多样化,而在诸多笔具中,按压式伸缩笔成为一历久不衰的产品,探究其原因,乃在于按压式原子笔的笔头有自行收缩的功能,且无需另行匹配笔套,所以没有原子笔笔套遗失、无法夹持携带等缺点。
然而,现有的按压式伸缩笔一般其按压端在笔的一端,需要笔头伸缩时,需要用手指去按压一端的按压端,操作比较复杂,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伸缩笔。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的伸缩笔,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内从上到下包括挡块、弹簧、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的下端部与所述下壳体螺纹连接,笔芯的上端部顶于所述挡块上,其依次穿过所述弹簧、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后进入所述下壳体,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上壳体滑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与弹簧的连接结构可实现所述笔芯的伸缩。
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导向腔和紧缩腔,所述导向腔的一端与所述弹簧相接触,所述导向腔的外壁圆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的下端面为倾斜结构,所述紧缩腔的外径小于所述导向腔的外径,所述紧缩腔的外壁圆周面设置有多个滑动块,多个所述滑动块之间相邻间隔内设置有沟槽。
其中,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二导向腔和连接部,所述第二导向腔的外壁圆周面设置摩擦块,其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的形状以及倾斜度与所述第一导向块相互配合,所述第二导向腔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为环状,所述限位块的下方设置有挤压腔,所述挤压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导向腔的内径,所述连接部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相配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连接结构,使得在笔芯伸缩的时候,无需用手指按压,只需要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移动即可,操作方便快捷,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笔芯,4-弹簧,5-第一部件,51-滑动块,52-第一导向块,6-第二部件,61-第二导向块,62-限位块,63-挤压腔,7-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既包括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包括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的伸缩笔,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内从上到下包括挡块、弹簧、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的下端部与所述下壳体螺纹连接,笔芯的上端部顶于所述挡块上,其依次穿过所述弹簧、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后进入所述下壳体,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上壳体滑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与弹簧的连接结构可实现所述笔芯的伸缩。
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导向腔和紧缩腔,所述导向腔的一端与所述弹簧相接触,所述导向腔的外壁圆周面设置有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的下端面为倾斜结构,所述紧缩腔的外径小于所述导向腔的外径,所述紧缩腔的外壁圆周面设置有多个滑动块,多个所述滑动块之间相邻间隔内设置有沟槽。
其中,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二导向腔和连接部,所述第二导向腔的外壁圆周面设置摩擦块,其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的形状以及倾斜度与所述第一导向块相互配合,所述第二导向腔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为环状,所述限位块的下方设置有挤压腔,所述挤压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导向腔的内径,所述连接部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相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10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