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镜冲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1540.X | 申请日: | 201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1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宋兰皊;杨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冲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洗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神经内镜冲洗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最常用的内镜直径为4 mm,过小影响光照质量,过大影响操作空间。但目前国内使用的4 mm内镜无冲洗功能,而冲洗是保证术中持续清晰手术野最重要的方法。因内镜视物的焦距近.加上内镜直接在组织与腔隙中穿行,镜头极易被血、雾气遮挡,使术者视线受影响;为了恢复视野的清晰,不得不暂时中断操作,将内镜和器械退出手术野;待镜头清洗清晰后重新进入手术野。如此反复,打断了手术的连贯性,延长了手术时间,同时内镜反复进出手术野也易损伤周围组织,使术者的体力消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神经内镜冲洗装置,保证了术中持续清晰的手术野,有效地避免了内镜反复进出手术野所带来的周围组织损伤和手术时间的延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内镜冲洗装置,包括冲洗液袋、加压输液袋、输液器、调节开关、输液延长管以及与内镜相连的头皮针管,所述冲洗液袋放置在所述加压输液袋内,所述加压输液袋的充气加压口通过加压充气管与充气橡皮球相连;所述冲洗液袋的出液口通过输液器与调节开关进液口相连,所述调节开关的出液口与输液延长管的进液口相连,所述输液延长管的出液口与头皮针管相连,所述头皮针管的出液端通过胶带平行粘接在内镜的上端,且所述头皮针管的出液端面短于所述内镜的镜头端面4~6mm,以免头皮针管影响内镜的视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神经内镜冲洗装置,所述头皮针管与所述内镜的粘接点共设有两个,第一粘接点距离所述头皮针管端面1~3mm处,第二粘接点位于所述内镜的尾端,用薄膜粘贴条环绕内镜和头皮针管,使二者成为一个整体,在使用时不易发生移位,影响冲洗效果。
前述的神经内镜冲洗装置,所述头皮针管出液端设有60°的斜面,所述斜面的长端位于远离内镜的一侧,要求头皮针管的60°斜面与内镜斜面(30°、70°镜)或内镜平面(0°镜)相对应。
进一步的,前述的神经内镜冲洗装置,其中所述调节开关为三通开关;所述胶带为医用手术薄膜,通常将医用手术薄膜剪成0.8×5.0 cm规格,以备取用。
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镜冲洗装置弥补了无冲洗系统内镜的冲洗功能,保证了术中持续清晰的手术野,有效地避免了内镜反复进出手术野所带来的周围组织损伤和手术时间的延长。由于采用的头皮针管的直径仅2㎜,对手术操作空间无影响;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经济实用,器械护士用3~5 分钟即可完成制作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内镜冲洗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冲洗液袋1、加压输液袋2、输液器3、三通开关4、输液延长管10以及与内镜5相连的头皮针管6,输液连接管3规格为0.2 cm×80.0 cm,冲洗液袋1放置在加压输液袋2内,加压输液袋2的充气加压口通过加压充气管7与充气橡皮球8相连;冲洗液袋的出液口通过输液器管与三通开关4进液口相连,三通开关的出液口与输液延长管进液口相连、输液延长管的出液口与头皮针管相连,头皮针管的出液端通过医用手术薄膜9平行粘接在内镜5的上端,头皮针管出液端设有60°的斜面,斜面的长端位于远离内镜的一侧,且头皮针管的出液端面短于内镜的端面约5mm;头皮针管与内镜的粘接点共设有两个,第一粘接点距离头皮针管端面2mm处,第二粘接点位于内镜的尾端。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器械护士将输液器的上端递给巡回护士,与冲洗液袋中500 ml或l 000 ml生理盐水相连接。冲洗液袋外面套上加压输液袋,排气后备用;三通开关置于助手方便控制的位置,根据需要随时打开。镜头冲洗一般略加压即可;手术野冲洗需增加压力,以加快液体进入手术野的速度,节约手术时间。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15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