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便检修的电涌保护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2613.7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8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公令防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2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吴晨亮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检修 保护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涌保护模块,尤其涉及方便检修的电涌保护模块。
背景技术
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又称避雷器,简称(SPD)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至380V的供电系统(或通信系统)中,对间接雷电和直接雷电影响或其他瞬时过压的电涌进行保护,适用于家庭住宅、第三产业以及工业领域电涌保护的要求,具有相对相,相对地,相对中线,中线对地及其组合等保护模式。浪涌也叫突波,顾名思义就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本质上讲,浪涌是发生在仅仅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一种剧烈脉冲,可能引起浪涌的原因有:重型设备、短路、电源切换或大型发动机。而含有浪涌阻绝装置的产品可以有效地吸收突发的巨大能量,以保护连接设备免于受损。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现有的电涌保护器分为若干个电涌保护模块和基座,电涌保护模块插接在基座的中央平台上,电涌保护模块是通过两侧的卡合部插入基座内,插入容易但拔出检修十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电涌保护模块拔出困难,不便于检修,为此提供一种方便检修的电涌保护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方便检修的电涌保护模块,它包括电涌保护模块本体和位于电涌保护模块本体两侧的接线端子,所述电涌保护模块本体两侧位于接线端子上方间隔设置有卡合部,所述电涌保护模块本体纵向侧面开设有将卡合部容纳于内的开口槽,所述卡合部与开口槽浮动连接,所述开口槽上部适配有可在开口槽内上下移动的条形限位块,所述条形限位块的底部设有加厚部,所述条形限位块的顶部设有向开口槽外部延伸的把手,当条形限位块下移使得加厚部位于卡合部与开口槽之间时卡合部被向外顶出。
上述方案的改进是所述加厚部的底部圆弧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涌保护模块可在开口槽内浮动,当加厚部插入电涌保护模块和开口槽之间时可将电涌保护模块顶出,和基座牢固插接,当加厚部上移时电涌保护模块缩回开口槽内,用很小的力道就可拔出,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1、电涌保护模块本体,2、接线端子,3、卡合部,4、开口槽,5、条形限位块,6、加厚部,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涌保护模块本体1和位于电涌保护模块本体两侧的接线端子2,所述电涌保护模块本体两侧位于接线端子上方间隔设置有卡合部3,所述电涌保护模块本体纵向侧面开设有将卡合部容纳于内的开口槽4,所述卡合部与开口槽浮动连接,所述开口槽上部适配有可在开口槽内上下移动的条形限位块5,所述条形限位块的底部设有加厚部6,所述条形限位块的顶部设有向开口槽外部延伸的把手7,当条形限位块下移使得加厚部位于卡合部与开口槽之间时卡合部被向外顶出。
本实用新型中开口槽的深度要大于加厚部的厚度,常态下卡合部的底部和开口槽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这个间隙要足够加厚部伸入其中将卡合部顶出。为了便于加厚部伸入,加厚部的底部也就是靠近卡合部的一端最好是圆弧形过渡。
要安装电涌保护模块时,拉动把手使得条形限位块向上远离卡合部,将卡合部对准基座的两侧凹槽插入,插到底时拉动把手使得加厚部伸入电涌保护模块与开口槽之间,将电涌保护模块紧紧压在基座两侧内,需要拔出电涌保护模块时,再拉动把手,使加厚部上移,电涌保护模块缩回开口槽内一定距离,使得检修人员只需很小的力量就可拔出电涌保护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公令防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公令防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26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