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自动复位的竹枕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2658.4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3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卢福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吉席丫丫竹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自动 复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自动复位的竹枕,属于竹制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竹制品是指以竹子为加工原料制造的产品,多为日用品,如筷子、筷笼、砧板、凉席、茶杯垫、窗帘等,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竹地板和竹家具等,还有一些价值较高的,如竹雕等工艺品。竹炭产品目前也很有前景。浙江安吉盛产毛竹子,安吉的竹制品造型别致,雕刻细腻,色泽光亮,花色品种多样,行销国内,为传统的地方工艺品,深受游客欢迎。
竹制品的有如下优点:
1、预防风湿关节炎。竹材具有自动调节及保持温度,其自身不生凉放热,冬暖夏凉特性。
2、保健视力。竹材的纹理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色泽高雅、柔和温馨,对人的视觉有益,可减少近视的发生。
3、减少噪音。竹材本身具有吸音、隔音、降低音压,缩短残音时间功能。
4、避免过敏性气喘症。竹材在通过高温蒸煮、漂白、碳化后,除去竹纤维内所有营养物质,完全破坏蛀虫和细菌的生存条件,不生霉变,可减少气喘,过敏症的发生。
5、自然天成的特性。竹材和人一样都是自然的生命体,而竹材的纺理在不规则中又有规则的变化,竹材自然的颜色,特殊的纹理,正如宋代诗人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天然资材是高雅与宝贵的象征。散发天然芳香,竹材纹理美观,还会散发清新芬芳气体,有利于身心健康。
现有的竹枕在使用时不方便,而且不能实现自动纠正,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自动复位的竹枕。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自动复位的竹枕,它包含支撑框架、竹片、支撑底板、斜板、检测传感器、驱动器、顶片、控制器,数个竹片通过拉绳穿接在支撑框架的上端,支撑框架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底板,支撑底板的两端设置有斜板,斜板上安装有检测传感器,两个驱动器分别安装在支撑框架的两端,驱动器的驱动杆上安装有顶片,控制器安装在支撑框架的内部,两个检测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驱动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检测传感器为贴片式检测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片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自动复位,使用方便,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框架;2-竹片;3-支撑底板;4-斜板;5-检测传感器;6-驱动器;7-顶片;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支撑框架1、竹片2、支撑底板3、斜板4、检测传感器5、驱动器6、顶片7、控制器8,数个竹片2通过拉绳穿接在支撑框架1的上端,支撑框架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底板3,支撑底板3的两端设置有斜板4,斜板4上安装有检测传感器5,两个驱动器6分别安装在支撑框架1的两端,驱动器6的驱动杆上安装有顶片7,控制器8安装在支撑框架1的内部,两个检测传感器5分别与控制器8输入端连接,控制器8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驱动器6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传感器5为贴片式检测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顶片7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检测传感器5实现检测,当检测到不正时,驱动器6将实现纠正,使用方便,操作简便,提高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吉席丫丫竹木有限公司,未经安吉席丫丫竹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26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