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送式无放料阀输灰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2683.2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7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贾瑞民;廖敏;周家梅;徐瑞阳;姚元;李晓红;吴宝国;马印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14 | 分类号: | B65G53/14;B65G53/6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侯绪军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送式无放料阀输灰 设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金行业中干熄焦环境下除尘器灰仓间的灰尘转运,尤其是一种混送式无放料阀输灰设施。
背景技术
冶金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为了改善生产环境,生产的同时,需要通过不同的吸尘设施将扬尘在各个小灰仓进行集存,甚至还将灰尘在各个灰仓之间通过机械或气力等方式进行转运,最后实现无污染排放。气力输送是一种封闭性能好、二次污染较少的转运模式,但在转运过程中,灰尘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对输灰管道及其上的阀门造成严重磨损,影响转运设施正常运行的稳定性。而且,由于磨损严重需要定期更换或维修,产生一定的费用,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混送式无放料阀输灰设施,解决输灰管道及其上阀门磨损严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送式无放料阀输灰设施,包括动力装置、进料装置、出料装置和发送器,所述发送器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出料装置连接,所述进料装置通过发送器与出料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气源和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压力调节阀和气源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料仓、进料管道和料罐,所述料仓、进料管道、料罐和发送器由上到下依次串接,所述料罐上部侧面设有一个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连接到出料装置上。其中,所述进料管道上设有进料阀,所述排气管道上设有排气阀。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管道、负压灰仓和抽风机,所述出料管道和抽风机均连接在负压灰仓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装置的排气管道出口接在发送器与负压灰仓之间。
进料时,抽风机保持负压灰仓、出料管道和料罐呈一定的真空度,在压差作用下使物料进入料罐,部分物料进入出料管道将与发送器相连的出料管道堵塞,在出料管道上形成一定长度的料柱,但抽风机通过与负压灰仓相连的出料管道和排气管道,保持料罐上部仍呈一定的真空度,保证物料持续向料罐进料直至罐满。输送时,进料阀和排气阀关闭,气源控制阀打开,但负压灰仓的负压仍保持,将动力气源输入出料管道,物料从发送器供入出料管道,空气与物料的混合物沿着出料管道以前端正压输送为主、后端负压输送为辅的混合方式进行输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负压进料,加快了进料速度;输送时,采用正压为主、负压为辅的混合方式,出料管道上形成一定长度的料柱能让料罐建立一定的起始发送压力,保证输送距离的长度。通过出料管道与排气管道之间的压差建立起来的一定长度的料柱,起到了代替放料阀的效果,减少了设备,增强了生产运行的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与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力装置,11-气源,12-压力调节阀,13-气源控制阀,14-进气管道,2-进料装置,21-料仓,22-进料管道,23-进料阀,24-料罐,25-排气管道,26-排气阀,3-出料装置,31-出料管道,32-负压灰仓,33-抽风机,4-发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混送式无放料阀输灰设施,包括动力装置1、进料装置2、出料装置3和发送器4,所述发送器4一端与动力装置1连接,另一端与出料装置3连接,所述进料装置2通过发送器4与出料装置3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1包括气源11和进气管道14,所述进气管道14上设有压力调节阀12和气源控制阀13。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装置2包括料仓21、进料管道22和料罐24,所述料仓21、进料管道22、料罐24和发送器4由上到下依次串接,所述料罐24上部侧面设有一个排气管道25,所述排气管道25连接到出料装置3上。其中,所述进料管道22上设有进料阀23,所述排气管道25上设有排气阀26。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装置3包括出料管道31、负压灰仓32和抽风机33,所述出料管道31和抽风机33均连接在负压灰仓32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装置2的排气管道25出口接在发送器4与负压灰仓3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26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