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绿化功能的水泥环单体及水泥环挡墙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2811.3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6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A01G9/02;E02D2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1508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化 功能 水泥 单体 挡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挡土墙,特别是一种兼绿化功能的水泥环单体及水泥环挡墙。
背景技术
现有挡土墙,一般为浆砌毛石重力式挡墙、钢筋混凝土附壁式挡墙,由于依靠墙体自重或借用部分土重来达到抗倾覆和滑移目的,需要的墙体材料体积较大,对现场施工的技术和机械要求较高。
常规挡土墙一般仅具备单一挡土功能,与绿化有机统一困难。
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提高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减少现场搅拌砂浆或混凝土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倡导预制装配式建筑或构筑物和实施节能环保成为共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绿化功能的水泥环单体及水泥环挡墙,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预制带缺口环型水泥管错位叠放挡土墙,实现挡土功能的同时,降低了施工难度、节约人力成本、节约墙体材料、兼具绿化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兼绿化功能的水泥环单体,其特征在于:它是一具有壁厚的水泥环状体,该水泥环状体是由优弧圆柱面以及在该优弧圆柱面的缺口端之间连接的一劣弧内凹圆柱面构成的带缺口环状体;该水泥环状体外侧面具有若干轴向延伸的线状凹槽。
一种水泥环挡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上所述的兼绿化功能的水泥环单体通过同层水平咬合连接和竖向逐层堆叠结构构成。
所述的水泥环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环单体的同层水平咬合连接结构是通过相邻的一个水泥环单体的劣弧内凹圆柱面外壁咬合另一个水泥环单体的优弧圆柱面外壁。
所述的水泥环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层水平咬合连接结构通过环间咬合处的不同转角形成具有直线、弧形或折线的整体墙。
所述的水泥环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环单体的竖向逐层堆叠结构中包括连接各层水泥环单体的增强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合土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原理,叠放预制的兼绿化功能的水泥环单体,利用环内空腔填土增加自重形成一种新型重力式挡墙,利用水泥环后退错位提高墙体的抗倾覆能力并形成绿化杯口、利用水泥环的月型缺口的咬合作用增强同层环之间抗错动的整体性、利用上下层环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挡土墙的抗剪能力。组装时在月型缺口处旋转一定角度可组装为带弧度墙体,弧度的空间性增加墙的面外刚度。针对不同土质、挡土高度、对安全性的要求,每层堆砌不同块数形成不同的墙面后倾坡度。
2、本实用新型结构可用于小区地面高差处挡墙、市政路挡墙、边坡挡墙、地下室外侧下沉庭院挡墙、景观绿化造型墙。
3、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可降低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和对施工机械的依赖、不需要现场搅拌砂浆混凝土和锤凿石块、降低常规砌筑对人员的技术要求、减少人力和材料成本、堆叠砌筑形式灵活、减少污染环境、用绿化改善常规挡土墙的视觉感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兼绿化功能的水泥环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优弧圆柱面;2-劣弧内凹圆柱面;3-线状凹槽。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水泥环挡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水泥环挡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又一种水泥环挡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水泥环挡墙加强结构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中:10-水泥环单体;4-增强体;5-环内土;6-墙背场地土;7-种植杯口;8-绿色植物;9-硬化地坪。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绿化功能的水泥环单体。如图所示:它是一具有壁厚的水泥环状体,该水泥环状体是由优弧圆柱面1以及在该优弧圆柱面1的缺口端之间连接的一劣弧内凹圆柱面2构成的带缺口环状体;该水泥环状体外侧面具有若干轴向延伸的线状凹槽3。
该兼绿化功能的水泥环单体在构件工厂制作,可采用25~35mm长度的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砂浆,使用水泥、河砂、抗裂纤维干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加水搅拌后入模养护成型。
该兼绿化功能的水泥环单体中劣弧内凹圆柱面2(即缺口)弧线与优弧圆柱面1弧线半径一致。该兼绿化功能的水泥环单体的高度400mm,自重110kg,一个成年人可以搬动,且尺寸较小,方便使用各种车辆运送至工地现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2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无机硅酸盐夹心墙板
- 下一篇:吊顶悬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