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V形周期杆式支撑换热器传热强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2880.4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9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珂;许伟峰;董晓琳;刘遵超;靳遵龙;王永庆;刘敏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F9/24 | 分类号: | F28F9/24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黄军委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周期 支撑 换热器 传热 强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V形周期杆式支撑换热器传热强化装置。
背景技术
管壳式换热器的管束支撑结构除了起到支撑管束的作用外,还起到影响壳程流体流形和流速的作用,直接决定了换热器的流体流动和传热性能。
现有的杆式支撑换热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管束,采用杆式栅替代传统弓形折流板换热器中的弓形挡板,杆式栅包括定位圈和平行安装在该定位圈中的长短不一的多根挡杆,挡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定位圈内侧,形成栅栏形状的结构,这种结构有效的解决了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流阻大、传热系数低、存在流动死区,易结垢等缺点,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对于杆式支撑换热器局部性能的优化和研究工作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如图1所示,这是现有的杆式支撑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充分发展区域局部截面流线分布图,壳程流线仅在近杆式支撑部位出现弯曲、变形现象,壳程流体流动在距杆式支撑区域近处及距杆式支撑区域较远处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流动状态。而现有的研究表明,距杆式支撑区域较近处的壳程流线存在的弯曲、扰动现象能够促进换热器的传热强化性能,而距杆式支撑区域较远处的壳程流线基本沿换热器轴线方向,换热器在此区域性能较差。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优化局部流体扰动能力、减少流体扰动死角、提高传热系数、换热能力更优的V形周期杆式支撑换热器传热强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V形周期杆式支撑换热器传热强化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管束以及支撑所述管束的N组V形杆式栅组,每组V形杆式栅组均包括呈V形排布的第一杆式栅和第二杆式栅,N是不小于1的自然数。
基上所述,所述第一杆式栅中的挡杆横向排布,所述第二杆式栅中的挡杆竖向排布。
基上所述,所述第一杆式栅中的挡杆竖向排布,所述第二杆式栅中的挡杆横向排布。
基上所述,每组V形杆式栅组中的第一杆式栅与竖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为10.5°。
基上所述,每组V形杆式栅组中的第二杆式栅与竖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为10.5°。
基上所述,每组V形杆式栅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杆式栅和所述第二杆式栅之间的第三杆式栅和第四杆式栅,所述第三杆式栅与所述第一杆式栅平行设置,所述第四杆式栅与所述第二杆式栅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杆式栅和所述第四杆式栅呈V形排布。
基上所述,它还包括拉杆,各杆式栅的定位圈内端设置拉杆孔,所述拉杆依次穿过各杆式栅的拉杆孔,相邻两杆式栅之间的拉杆上套设定距管。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杆式支撑换热器中的杆式栅倾斜放置,并形成多组V形的杆式栅组,增加了杆式支撑换热器局部及壳程整体流体流动的扰动程度,这种结构缩短了部分杆式栅之间的间距,能够减少流体扰动死角,同时,由于杆式栅非平行排布,壳程流体的流向从整体上被扰乱,能够明显提高换热效率,强化传热性能。
进一步的,杆式栅中的挡杆依次按照横、竖交错的顺序排布,能够加强对流体流向的扰动程度。
进一步的,杆式栅与竖直平面呈10.5°的夹角时,起到的扰动能力最大化,同常规杆式支撑换热器相比,具有10.5°倾角结构的V形周期杆式支撑换热器壳程传热性能提高5.5%左右,压力损失降低6%左右,换热器综合性能提高12.5%左右。
进一步的,设置第三杆式栅和第四杆式栅,形成双V型的周期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少流体扰动死角,使得“距杆式支撑区域较远处”这一区域变少甚至消失,进一步强化了流体的扰动能力,改善换热器的性能,达到提高换热器换热能力的目的。
进一步的,它还包括拉杆,各杆式栅的定位圈内端设置拉杆孔,所述拉杆依次穿过各杆式栅的拉杆孔,相邻两杆式栅之间的拉杆上套设定距管,方便装卸、维护和清洁,定距管方便杆式栅定位。
其具有设计科学、优化局部流体扰动能力、减少流体扰动死角、提高传热系数、换热能力更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杆式支撑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充分发展区域局部截面流线分布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杆式栅排布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杆式栅排布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实施例1中杆式栅排布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28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坦克炮内膛枪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真空冷却用捕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