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CU患者离床安全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4299.6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5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管玉珍;李芝;陆艳艳;仲怀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cu 患者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安全椅,具体的说是一种ICU患者离床安全椅,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认为,卧床休息能保持患者体力,有利于康复,然而随着卧床休息副作用传播。患者早期活动已逐渐成为ICU护理的新标准,早期活动能减少皮肤完整性受损、谵妄及虚弱的发生。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早期活动和渐进性活动对于ICU患者是可行、安全、有益的,能改善患者的机能。
离床运动是早期活动步骤中的一部分,它包括从床上卧位改为坐位、床边做、椅上坐、站立等四个部分,在此过程中为了防止患者跌倒,管路脱落等不良影响发生,往往需要很多的ICU人力。因此患者常常因为时间、ICU人手、器材等因素造成早期活动计划的障碍。目前用于ICU离床运动的器材少之甚少,而体位移动机因为价格高昂,往往在ICU得不到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ICU患者离床安全椅,有效的保证了患者在床边坐和椅上坐的安全性,有效的减少了护士的人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提供一种ICU患者离床安全椅,包括架体和托背带,在所述架体上设置有桌面板,所述托背带由两根立柱、托背织物以及安全带构成,所述托背织物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所述立柱,两侧所述立柱之间设有所述安全带;所述架体由两个支撑腿和设置在支撑腿上的水平框架构成,所述水平框架的一侧设有两个带锁紧机构的立柱安装口,在所述立柱安装口内插接所述托背带的两根立柱。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技术方案,前述的ICU患者离床安全椅,所述托背编织物为弹性布包裹的海绵结构,确保患者的使用舒适性。
前述的ICU患者离床安全椅,所述架体两个支撑腿具有上下升降调节机构,所述两个支撑腿底部均设有垂直于支撑腿的底撑杆,所述底撑杆两端安装有带刹车装置的万向轮。
前述的ICU患者离床安全椅,所述底撑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水平框架的宽度,以防止患者在使用时发生倾覆的危险。
前述的ICU患者离床安全椅,所述桌面板靠近托背带的一侧设有弧形凹槽,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使弧度与患者的胸部贴合。
进一步的,前述的ICU患者离床安全椅,所述架体上设有ISOFIX接口,所述安全带设有LATCH连接扣,通过所述ISOFIX接口与安全带的LATCH连接扣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患者离床安全椅,通过安全带能够把患者安全固定在桌子前,带有ISOFIX接口的桌子LATCH接口的安全带组件或柔性部件,调节机构等附件组成的患者安全防护系统,有效的保证了患者在床边坐和椅上坐的安全性,有效的减少了护士的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托背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CU患者离床安全椅,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架体和托背带,在架体上设置有桌面板1,桌面板1靠近托背带的一侧设有弧形凹槽2,使弧度与患者的胸部贴合,托背带由两根立柱3、托背织物4以及安全带构成,托背编织物4为弹性布包裹的海绵结构,托背织物两端分别固定设置立柱3,两侧立柱之间设有安全带;架体上设有ISOFIX接口,安全带设有LATCH连接扣,通过ISOFIX接口与安全带的LATCH连接扣固定连接;架体由两个支撑腿5和设置在支撑腿上的水平框架6构成,水平框架的一侧设有两个带锁紧机构的立柱安装口7,在立柱安装口内插接托背带的两根立柱;架体两个支撑腿具有上下升降调节机构8,两个支撑腿底部均设有垂直于支撑腿的底撑杆9,底撑杆两端安装有带刹车装置的万向轮10,底撑杆的长度大于水平框架的宽度,以防止患者在使用时发生倾覆的危险。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架体移到患者的床边,支撑腿下端的底撑杆置于病床的下部,将患者扶到床边,前胸贴至桌面板的凹槽处,然后再将托背带从患者的后背绕过,将两个立柱分别置于立柱安装口内并锁紧,最后根据患者的体型等情况调节安全带的松紧度,将安全带与架体连接固定后,即可实现ICU患者能够独立离床坐好,不需要另外安排医护人员在一旁扶持保护。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42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渗漏型清创手术台
- 下一篇:一种医用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