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无线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4644.6 | 申请日: | 201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8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胡钦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钦昌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蔡碧慧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无线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无线耳机就是将蓝牙、wifi技术、移动蜂窝技术应用在免持耳机上,通过无线电信号传输,并结合耳机主体的解码,将音频信号输出至耳内。但是,目前的耳机一般均是通过一伸入部将外耳道堵住,特别是入耳式耳机,其将形成密封的封堵作用,这将导致使用者佩戴耳机后无法听到外界声音,带来使用的不便,而对于司机、行人甚至可能带来危险、长期佩戴会造成使用者听力下降。另外,耳机主体的一般通过扣环搭扣于耳廓,或者仅靠上述伸入部来固定,因此,耳机主体的固定不稳定,容易脱落,长期佩戴会使人体耳朵感觉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无线耳机,实现牢固稳定的佩戴,防止使用时外耳道被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主体、用于从耳机主体传递声波到外耳道的柔性条和用于夹扣耳廓的夹扣部,夹扣部由耳机主体的一侧伸出,耳机主体具有用于输出声波的接口,柔性条的一端与该接口对接,柔性条的另一端固定有一沿柔性条的横向延伸的扩张板。
优选地,夹扣部为由耳机主体的一侧向耳机主体的前方弯曲延伸的夹勾。
优选地,夹勾为两个以上,沿耳机主体的竖向排列。
优选地,柔性条为管体。
优选地,扩张板的头部形成有一弧形缓冲部,该扩张板的底部设有套管,柔性条插装于套管内。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扣部夹扣于耳廓的佩戴方式,配合使用柔性条进行声波传递,可将耳机主体发出的声波实现位置可调地输入外耳道内,以提升佩戴舒适度,更关键是,由于扩张板的横向设置,使得柔性条必定小于外耳道,以使外界声音仍能保持传入外耳道内,以使使用者全天候使用而不必取下才能获得外界声音,也有效避免了因听不到外界声音带来的人身危险;其中,扩张板还提供了一定阻力以防止柔性条被随意地从外耳道中脱出,而该扩张板的设置也可令柔性条的内端避免与外耳道接触,从而提升声波传递效果;另外,在夹扣部的夹扣作用下,耳机主体则得以稳固固定在耳廓,防止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耳机主体;2、柔性条;3、夹扣部;31、夹勾;4、扩张板;41、弧形缓冲部;42、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无线耳机,包括耳机主体1、用于从耳机主体1传递声波到外耳道的柔性条2和用于夹扣耳廓的夹扣部3,夹扣部3由耳机主体1的一侧伸出,耳机主体1具有用于输出声波的接口,柔性条2的一端与该接口对接,柔性条2的另一端固定有一沿柔性条2的横向延伸的扩张板4。
通过柔性条2的声波传递,可将耳机主体1发出的声波实现位置可调地输入外耳道内,以提升舒适度,更关键是,由于扩张板4的横向设置,使得柔性条2必定小于外耳道,使外耳道不被堵死,以使外界声音仍能保持传入外耳道内,以使使用者全天候使用而不必取下才能获得外界声音,也有效避免了因听不到外界声音带来的人身危险;其中,扩张板4还提供了一定阻力以防止柔性条2被随意地从外耳道中脱出,而该扩张板4的设置也可令柔性条2的内端避免与外耳道接触,从而提升声波传递效果。另外,在夹扣部3的夹扣作用下,耳机主体1则得以稳固固定在耳廓,防止脱落。
具体地,作为本实用新型夹扣部3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夹扣部3为由耳机主体1的一侧向耳机主体1的前方弯曲延伸的夹勾31。通过夹勾31来勾扣耳廓,既提供了安装的稳定性,又方便了安装和拆除。而且,由于夹勾31向耳机主体1的前方伸出,因此,夹勾31夹在耳廓上后,耳机将被藏与耳廓背部,可提升美观度。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勾扣的牢固程度,防止耳机主动摇晃,夹勾31为两个以上,沿耳机主体1的竖向排列。其中,本实用新型所指的前方,是指耳机主体1佩戴于耳廓后的使用者面向方向。
为进一步提升声波的传播效果,最大程度地减小传递阻碍,柔性条2为管体,声波可从管体的管孔中得以封闭传播,声波通过空气在管体内由一端传递到另一端,可减小声波损失,保持声音的保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钦昌,未经胡钦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46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