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封边式抗热冲击塑框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5337.X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3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志承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06 | 分类号: | H05K7/06;H05K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封边式 抗热 冲击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塑框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行业使用的塑框电路,电路薄膜条和塑料外框的上下宽度相等,这种情况容易在热胀冷缩的环境中导致塑料外框开裂,容易使空气中的水份、杂质等进入裂缝对电路造成损坏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塑料封边式抗热冲击塑框电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塑料封边式抗热冲击塑框电路,包括一塑料框、固定在塑料框上的电路薄膜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框包括支撑框、位于支撑框上、下边缘处的封边,所述封边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塑料框的边缘的延伸方向一致;
所述封边和所述电路薄膜条位于所述塑料框的同侧;
所述电路薄膜条位于所述封边处的部分,嵌入所述封边内或抵住所述封边位于塑料框内侧的内端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路薄膜条上下边缘设置封边,可以更好的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水汽杂质进入电路薄膜条影响电路薄膜条的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路薄膜条等高,所述封边的高度为0.5mm~1mm,所述电路薄膜条位于所述封边处的部分,嵌入所述封边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路薄膜条嵌入在封边内,可以在不影响塑料框外观的情况下优化了电路薄膜条的结构,减少了电路薄膜条与塑料框之间的缝隙。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路薄膜条位于所述封边处的部分,相对于其它部分向里缩进0.5mm~1mm,嵌入所述封边内或抵住所述封边位于塑料框内侧的内端面。
所述封边至少有4个。多个封边可以提高电路薄膜条的封边率。
所述支撑框固定有所述电路薄膜条的一侧设有流线型凸起,所述流线型凸起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流线型凸起连接,形成一波浪形弯折结构。通过在设有至少两个流线型凸起,可以有效释放电路薄膜条在使用过程中的形变,保证两边缘的密封度。
优选波浪形弯折结构的上下两侧各设有一封边。选波浪形弯折结构保证了电路畅通,又保证了电路薄膜条不脱落、不氧化、无溶剂小分子逸出,环保且持久耐用。
所述支撑框由第一支撑框和第二支撑框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框位于后方的后框壁与所述第二支撑框位于前方的前框壁合为一体,构成连接框壁。
第一支撑框位于前方的前框壁的内侧设有所述波浪形弯折结构、第二支撑框位于左侧的左框壁的内侧设有所述波浪形弯折结构、第二支撑框位于右侧的右框壁的内侧设有所述波浪形弯折结构,第二支撑框位于后方的后框壁的内侧设有所述波浪形弯折结构,其它各框壁无所述波浪形弯折结构。
所述封边有7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框的左前转角处、第一支撑框的右前转角处、第一支撑框的右后转角处、所述第二支撑框的右前转角处、第一支撑框的左后转角处、第一支撑框的右后转角处、所述连接框壁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框的侧壁上。
经实验证实,在这种情况下,抗热冲击、抗盐雾的能力最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路薄膜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塑料封边式抗热冲击塑框电路,包括一塑料框、固定在塑料框上的电路薄膜条,塑料框包括支撑框、位于支撑框上、下边缘处的封边,封边的长度方向与塑料框的边缘的延伸方向一致;封边和电路薄膜条位于塑料框的同侧;电路薄膜条位于封边处的部分,嵌入封边内或抵住封边位于塑料框内侧的内端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路薄膜条上下边缘设置封边,可以更好的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水汽杂质进入电路薄膜条影响电路薄膜条的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电路薄膜条等高,封边的高度为0.mm~1mm,电路薄膜条位于封边处的部分,嵌入封边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路薄膜条嵌入在封边内,可以在不影响塑料框外观的情况下优化了电路薄膜条的结构,减少了电路薄膜条与塑料框之间的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志承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志承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53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助服务终端内硬件安装板移动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动力控制器DCDC箱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