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6039.2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9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孔峰;张晓叶;程洁红;高永;路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9/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孙培英 |
地址: | 21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废水处理 系统 | ||
1.一种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机废水处理单元和有机废水处理单元,所述无机废水处理单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集水池、调节混凝池、沉淀池、超滤池、电解池和电渗析池,所述有机废水处理单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集水池、调节混凝池、沉淀池和MBR池,无机废水处理单元与有机废水处理单元共用通过管道和泵依次连接的集水池、调节混凝池、沉淀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调节混凝池的上方设有投料口、酸液罐和碱液罐,投料口用于投加絮凝剂;酸液罐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和电磁阀与调节混凝池的内腔相连通,酸液罐中储存酸;碱液罐的出液口通过管道和电磁阀与调节混凝池的内腔相连通,碱液罐中储存碱液;
调节混凝池还设有pH实时监测仪,监测仪的检测端头浸没在调节混凝池中液体中,监测仪的数据显示部位于调节混凝池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水池和调节混凝池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水泵(1),第一水泵(1)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集水池的下端出液口连通,第一水泵(1)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调节混凝池的上端进液口相连通;调节混凝池和沉淀池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二水泵(2),第二水泵(2)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调节混凝池的下端出液口连通,第二水泵(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沉淀池的上端进液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超滤池中设有浸没式帘式膜,并且超滤池中设有液位控制位;沉淀池和超滤池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三水泵(3),第三水泵(3)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沉淀池的下端出液口连通,第三水泵(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超滤池的上端进液口相连通;
第三水泵(3)的出水口与超滤池的上端进液口之间的管道包括主管道和第一支管道,第一支管道上设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有机废水处理单元的MBR池所用膜为浸没式帘式膜,并且MBR池设有液位控制位;
沉淀池和MBR池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三水泵(3),第三水泵(3)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沉淀池的下端出液口连通,第三水泵(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MBR池的进液口相连通;MBR池中设置的液位控制位控制第三水泵(3);
第三水泵(3)的出水口与MBR池的上端进液口之间的管道包括主管道和第二支管道,第二支管道上设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和第一支管道、第二支管道通过一个三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60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殖场沼气工程单元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废水RO净水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