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6094.1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8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胡继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江中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6 | 分类号: | C02F1/16;C02F1/10;F23G7/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赵贵春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有机废水的治理方法,一般是将有机废水焚烧,由于废水很稀必须事先加以浓缩,使其浓缩至含水量在50%以下,才可加以燃烧。然而,在焚烧时排出的烟尘中也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污染大气,也需解决。目前采用普通的加热浓缩方法,能源消耗较大,且不能控制排污烟尘中所含有的害物质,故有机废水焚烧方法一直未能有效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设计一种节能环保的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塔体,塔体设有用于热交换的水套和内衬,在水套与内衬之间设有烟气盘管,烟气盘管的进气口与燃烧炉的排烟管道连接,烟气盘管的出气口设置在塔体内壁的下部,内衬内设有若干层用于气液分离的隔板,在每层隔板的下方分别设有向上喷射液体的喷头,每个喷头分别与输液管的一端连接,输液管穿过塔壁,并通过液泵其另一端与塔体外部的储液罐连接,且在塔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
为了便于使含水分低的液体及烟气中的颗粒物落回到塔体的底部,使水蒸气和除尘后的烟气向上经排气管排出,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隔板为拱形隔板,隔板上设有若干个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网孔。
为了便于使含水分低的液体及烟气中的颗粒物落回到塔体的底部,使水蒸气和除尘后的烟气向上经排气管排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隔板的边缘与内衬之间至少通过三个支脚连接,隔板的边缘其余部位与内衬之间留有间隙。
为了便于烟气能够均匀地进入塔体内,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的烟气盘管至少设有三根。
为了防止烟气及液体中的腐蚀成分腐蚀他体内部的内衬和隔板,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内衬与隔板由耐高温、耐腐蚀的板材制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向上喷雾的喷头将稀废液喷到隔板上,来自焚烧炉排出的热烟气通过与水套中的水进行冷热交换后,烟气经盘管进入塔体内,该热烟气将喷头喷出的稀废液蒸发,将水份以蒸汽形式经塔顶的排气管道排出,从而将稀废液浓缩。热烟气中的烟尘及有害物质随废液喷雾被洗涤及化学反用后而落到塔底部的浓液贮槽中,将浓液贮槽中的浓缩废液再送到焚烧炉做为燃料加以燃烧,将热烟气再送到蒸发塔来蒸发净化,循环作业。达到既节约能源又能排放无污染烟气的目的。
该有机废水处理装置有四个功能:
①脱水;喷入的废液遇着热烟气变成水蒸汽被引出塔外。
②除尘;烟气从塔中流过,经多层喷入稀废液,烟气中的灰尘被洗涤下来。
③脱硫;废液中的硫在塔内高温且水蒸汽充分的条件下,与废液中的钙、镁等正价离子结合生成硫酸盐落入浓缩液中,浓缩液在焚烧炉燃烧后,硫酸盐进入炉渣,或随飞灰被除尘器分离下来,二氧化硫(S02)气体不会超标。
④脱氮;在塔内300℃以上条件下,废液中的氨氮(HN3-N)分解,在充足的水蒸汽条件下,生成硝酸根(N03-)与废液中的钾生成硝酸钾(KN03)落入浓缩液中,浓缩液被抽送到焚烧炉内燃烧后,硝酸盐排入炉渣,或随飞灰被除尘器分离下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有机废水处理装置采用在蒸发塔内将稀废液喷雾,用焚烧炉的热烟气将其蒸发浓缩,由喷雾稀液将烟尘中有害物质洗涤落下到浓液贮槽中,再将浓缩液送至焚烧炉作为燃料。既节约能源又无污染排放。可适用酒精厂、制药厂,味精厂等有机废水的环保治理之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有机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体;2、水套;3、内衬;4、烟气盘管;5、隔板;6、喷头;7、输液管;8、液泵;9、储液罐;10、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江中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江中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60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