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果树束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7479.X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7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曹克强;王亚南;张瑜;宋扬;李婷;吕运霞;刘丽媛;闫相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树 束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农业技术装置。用于果树枝条角度的矫正。
背景技术:
果树生产中,新生枝条必须保持一定的角度生长,才能成花和结果。对矮砧密植果树来说,主干和侧枝的夹角一般保持在90度,常用开角器对角度进行矫正。开角器利用的是支撑力将主干与侧枝的夹角打开。在实际生产中经常遇到在侧枝上形成很多背上枝,这些背上枝条直立生长,消耗很多营养,又不成花和结果,一般称为徒长枝。为了控制徒长枝,在栽培上采用了三种办法,一是扭梢,二是拉枝,三是剪除。扭梢需要一定的技术,扭劲小了达不到效果,扭劲大了容易造成枝条折断;拉枝需要拴绳,操作起来费事费力。剪除操作简单,但是浪费了很多营养,同时剪口又是腐烂病、轮纹病、日灼和冻害的易感部位,对果树生长危害很大。减少伤口,就能减少枝干病害的发生。本项发明将侧枝背上刚出现的小枝与侧枝平行绑在一起,这样做可以抑制背上枝的徒长,一旦长势弱下来就容易形成花芽,待来年结果以后,该枝条会自然下垂,这样做避免了扭梢、拉枝和剪除的弊病,操作简便、枝条利用效率高、对果树不造成伤害。该产品可以在多种果树上应用。
发明内容:
果树束枝器为PPR材质,由头部,颈部,主体,尾部四部分组成,总长23.5cm。头部最前端有扁圆形具横纹手柄,下联两个“凸”形开孔,开孔和头部平面夹角为直角。颈部为平滑圆柱形,主体具有等距离凸起,每个凸起近颈部端为垂直主体切面,近尾部方向为平滑斜切面,尾部为尖锥形。尾部垂直插入头部“凸”形孔的大孔中后,主体可在大孔中垂直通行,用手将主体两个凸起间的细部拨入头部的“凸”形小孔中时,主体和头部锁死,仅能继续收紧,无法松开。需要解开时,用手将主体从头部的小孔中拨入相连的大孔,就可解开,使捆扎带可重复使用。本发明适合果树枝条角度的矫正。
附图说明:
图1为束枝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果树束枝器为PPR材质。由头部,颈部,主体,尾部四部分组成,总长23.5cm。头部上方有扁圆形具横纹手柄,便于手握,下联两个“凸”形开孔,开孔和头部平面夹角为直角。颈部为平滑圆柱形,以免束紧后损伤枝干。主体具有等距离凸起,每个凸起靠近颈部端为垂直主体切面,近尾部端为平滑斜切面,此设计可使束枝器主体锁于“凸”形开孔的小孔中时,只能收紧不能放松。尾部为细尖锥形,便于穿过头部开孔。
使用时尾部垂直插入头部“凸”形孔的大孔中后,主体可在大孔中垂直通行,用手将主体两个凸起间的细部拨入头部的“凸”形小孔中时,主体和头部锁死,仅能继续收紧,无法松开。需要解开时,用手将主体从头部的小孔中拨入相连的大孔,就可解开,使捆扎带可重复使用。本发明适合果树枝条角度的矫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农业大学,未经河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74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氧化硅调湿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导热天然石墨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