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铁式一次注浆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1435.4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5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霍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安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B28B7/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2851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铁 一次 成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产品生产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针对具有喉面的产品生产用的电磁铁式一次注浆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在卫浴产品的实际生产中,一般是将浆料注入模具中固化成型得到卫浴产品,例如浴缸、洗手盘、坐便器等。而对于具有喉面的卫浴产品(即该产品具有凹腔,且凹腔中具有向内凹进的凹面,例如坐便器就是典型的具有喉面的卫浴产品),传统的生产工艺是将该产品分隔成几部分,再对不同的部分打造对应的模具,单独对各部分进行注浆成型,然后将成型后的各部分进行粘合,形成最终产品。例如对于坐便器产品,如图1所示,传统的做法是先注浆成型坐便器的底座1,然后再成型坐便器底座1上的承载面板2,然后再将底座1和承载面板2粘合,这是由于喉面3的存在,在产品成型后无法拆除模具(喉面卡住模具),因此只能采用分步成型再粘合的生产工艺。传统的生产工艺复杂繁琐,生产效率低,需要模具数量多,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成品,同时各部分粘合合拼,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裂开,产品使用寿命短。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铁式一次注浆成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多次注浆成型再粘合的生产工艺复杂繁琐,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产品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磁铁式一次注浆成型设备,其中,包括下模、上模和移动机构,所述上模固定安装在移动机构上,上模置于下模上方,上模底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对应设置有拼接块,多个拼接块分别与各电磁铁一一对应吸合,在上模底部拼接形成内模,所述上模盖合在下模上,内模置于下模的凹腔中,上模、下模和内模之间形成注浆空腔。
所述的电磁铁式一次注浆成型设备,其中,所述拼接块内侧面固定设置有铁块。
所述的电磁铁式一次注浆成型设备,其中,所述拼接块内侧面设置有受力凹槽。
所述的电磁铁式一次注浆成型设备,其中,所述上模还设置有锁紧上模和下模的锁紧件。
所述的电磁铁式一次注浆成型设备的注浆工艺,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上模中的电磁铁通电,电磁铁产生磁场,再将各拼接块通过磁力吸合固定在上模底部,各拼接块拼接形成内模;
B、利用移动机构将上模盖合在下模上,内模置于下模的凹腔中,锁紧件锁紧上模和下模,上模、下模和内模之间形成注浆空腔;
C、通过注浆口注入浆料,使浆料填充注浆空腔,静置待浆料固化成型;
D、上模中的电磁铁断电,磁场消失,各拼接块与电磁铁分离,通过移动机构将上模移开,再将各拼接块从下模的凹腔中取出,将成型模具从下模中取出,完成一次注浆成型工序。
所述的电磁铁式一次注浆成型设备的注浆工艺,其中,所述步骤D中,通过人手掰住拼接块内侧面的受力凹槽,将拼接块掰落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通过电磁铁通电吸合拼接块,在下模凹腔中形成内模,注浆完毕后电磁铁断电,与拼接块分离,使拼接块可以简单的从产品凹腔的喉面中分离取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于具有喉面的产品一次注浆成型,无需多次成型后粘合,简化了生产工艺,同时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坐便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铁式一次注浆成型设备下模的结构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铁式一次注浆成型设备上模的仰视结构简图。
图4是拼接块的结构简图。
图5是拼接块内侧面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安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高明安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14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法陶瓷粉末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软索固定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