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煤厂处理煤泥水用智能药剂制备添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1463.6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3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郭立志;李守山;孟凡瑞;杨海新;饶小明;耿志敏;赵彩颖;张凤鸣;王春伟;张亮亮;虞连祥;王永成;张伟;王椿桦;吕芳芳;和新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开滦林西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3104***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煤厂 处理 泥水 智能 药剂 制备 添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煤厂絮凝剂的制备添加系统,具体是一种洗煤厂处理煤泥水用智能药剂制备添加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洗煤厂絮凝剂的制备添加多采用人工制备添加,也有的采用自动化较高的药剂制备添加装置。人工制备添加,制备溶液不够均匀,溶液浓度不能随机调节,添加量不够准确,使用效果差,药剂利用率低;采用药剂制备装置添加,虽然制备的溶液比较均匀,但添加量仍不够精确,主要原因是溢流循环水的浓度未实现在线监测,以及根据在线监测数值进行智能调整药剂添加量和药剂溶液浓度。因此,选取合适的在线浓度监测装置,同时将监测浓度与药剂自动添加装置结合,实现智能添加,将提高加药精确度和药剂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添加、提高加药精确度和药剂利用率的洗煤厂处理煤泥水用智能药剂制备添加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洗煤厂处理煤泥水的智能药剂制备添加系统,包括阴离子药剂制备添加装置和光电污泥浓度计;
所述光电污泥浓度计安装于浓缩池的溢流堰内侧,其传感器浸没至浓缩池溢流循环水水面以下不小于30cm的深度,并与所述阴离子药剂制备添加装置的PLC控制模块电连接,将浓缩池溢流循环水浓度转换为电信号反馈给阴离子药剂制备添加装置;
所述阴离子药剂制备添加装置的PLC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光电污泥浓度计在线实测的浓缩池溢流循环水浓度,控制药剂溶液配制浓度及加药量,并将配置好的絮凝剂通过其螺杆泵及药剂输送管抽送至加药点,所述加药点设置在浓缩池的入料管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在自动状态下,阴离子药剂制备添加装置通过PLC控制,根据光电污泥浓度计在线所测浓度与设定浓度进行比较,并根据配制浓度、加药速度等参数设定值,自动计算干粉进料和螺杆泵给药频率,同时将频率输出给相应设备,实现药剂的在线、动态、即时、连续、合理添加,克服了传统人工制备添加药剂存在的诸多缺点,本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药剂利用率高。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光电污泥浓度计安装位置距离浓缩池溢流堰0.2米,传感器入水深度0.5米。
所述加药点位置距离入料管的排料口水平距离25米,包括三个加药分点,三个加药分点分别为一段垂直焊接于药剂输送管与入料管之间的短管,相邻短管相距0.5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阴离子药剂制备添加装置1,控制柜11,螺杆泵12,光电污泥浓度计2,传感器21,加药点3,浓缩池4,电缆5,药剂输送管6,入料管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本实施例给出的洗煤厂处理煤泥水的智能药剂制备添加系统,由阴离子药剂制备添加装置1、光电污泥浓度计2、加药点3、电缆5、药剂输送管6构成,用于直径45米的浓缩池4。
光电污泥浓度计2采用HT-MLSS光电式污泥浓度计,它是为测量污水或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悬浮物浓度而设计的在线分析仪表。光电污泥浓度计2由变送器和传感器21组成,可以方便地安装在浓缩池4内,能在较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光电污泥浓度计2采用浸没式安装,安装位置距离浓缩池4的溢流堰0.2米,传感器21浸没至浓缩池4溢流循环水水面以下0.5米的深度,避免阳光直射。传感器21通过电缆5与阴离子药剂制备添加装置1的PLC控制模块电连接,PLC控制模块(型号为S7-200 CPU224)设置在系统控制柜11中,传感器21将浓缩池4溢流循环水浓度转换为电信号,再反馈给阴离子药剂制备添加装置1。
阴离子药剂制备添加装置1型号为HBBT- C3000,安装在专门的厂房内水平地面上,厂房面积约40平方米,距离光电污泥浓度计2的变送器安装位置为5米,其给药用的螺杆泵12靠近阴离子药剂制备添加装置1的箱体安装。选取加药点3为距离浓缩池4中心上方水平距离25米处,浓缩池4的入料管7直径400mm,药剂输送管6直径50mm,加药点3分三个加药分点,三个加药分点分别为一段垂直焊接于药剂输送管6与入料管7之间的短管,短管与入料管7直径相同,相邻短管相距0.5米。加药点3的位置设置及给药方式,既能够使各点加药量相同,又能够使药剂(絮凝剂)在入浓缩池4前与料液提前融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开滦林西矿业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开滦林西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14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处理用加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车式养殖水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