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蚀刻刀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1702.8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8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伟镇轻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蚀刻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铭板的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蚀刻刀模具。
背景技术
在铭板的生产制作过程中,为生产出指定形状的铭板产品,都是先设计出与铭板形状相对应的模具,再利用冲床冲压得到。然而,在制作具有内孔的铭板产品时,特别是内孔接近铭板边缘的情况,在一次性冲压过程中很容易导致产品变形,影响产品质量,严重的甚至直接报废,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蚀刻刀模具。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蚀刻刀模具,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中央位置的左侧上方设有圆形内孔刀模组件一和圆形内孔刀模组件二,所述下模座中央位置的左侧下方设有定位柱和外形刀模组件,所述下模座的左侧与右侧完全对称设计,所述两组圆形内孔刀模组件一间的中心间距与两组定位柱间的中心间距相等,所述圆形内孔刀模组件一外围的直径与定位柱底面的直径相等,所述两组圆形内孔刀模组件一、两组圆形内孔刀模组件二及两组外形刀模组件皆是由设于下模座上与其外形相对应刀槽内的刀片构成,所述外形刀模组件的内部还填充有泡沫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进行冲压作业时,先将铭板产品放置于下模座前半部分,利用冲床冲压得到具有两组圆形内孔刀模组件一和两组圆形内孔刀模组件二的铭板产品,再将该铭板的两组圆形内孔刀模组件一分别套设于两组定位柱上,通过定位柱定位,再进行二次冲压,得到带有内孔及相应外形的铭板产品,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一次性冲压引起的产品变形问题,极具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由本蚀刻刀模具冲压得到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圆形内孔刀模组件一;2、泡沫棉;3、下模座;4、圆形内孔刀模组件二;5、定位柱;6、外形刀模组件;7、内孔;8、外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至图3,一种蚀刻刀模具,包括下模座3,所述下模座3中央位置的左侧上方设有圆形内孔刀模组件一1和圆形内孔刀模组件二4,所述下模座3中央位置的左侧下方设有定位柱5和外形刀模组件6,所述下模座3的左侧与右侧完全对称设计,所述两组圆形内孔刀模组件一1间的中心间距与两组定位柱5间的中心间距相等,所述圆形内孔刀模组件一1外围的直径与定位柱5底面的直径相等,所述两组圆形内孔刀模组件一1、两组圆形内孔刀模组件二4及两组外形刀模组件6皆是由设于下模座3上与其外形相对应刀槽内的刀片构成,所述外形刀模组件6的内部还填充有泡沫棉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进行冲压作业时,先将铭板产品放置于下模座3前半部分,利用冲床冲压得到具有两组圆形内孔刀模组件一1和两组圆形内孔刀模组件二4的铭板产品,再将该铭板的两组圆形内孔刀模组件一1分别套设于两组定位柱5上,通过定位柱5定位,再进行二次冲压,得到带有内孔7及相应外形8的铭板产品,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一次性冲压引起的产品变形问题,极具推广价值。
上述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或改用其他花型做此技术上的改变,都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伟镇轻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伟镇轻合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1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自动化设备
- 下一篇:通过磁卷边组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