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2152.1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5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玉冈健人;福島和彦;畑中康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蔡丽娜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模块,散热模块优选搭载于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笔记本电脑等小型且高性能的电子设备中,壳体内部的CPU等的发热量大。因此,发热对策很重要。作为发热对策的一种方法,在壳体内部设置送风风扇,进行排热。
例如,日本公开公报2009-150561公开了一种通过设法配置不同发热量的多个热管而调整散热的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由多根热管构成的第一热管3-1、3-2、至少由一根热管构成的第二热管5以及被并列配置的多枚散热片6。由多根热管构成的第一热管3-1、3-2中的主力热管的一端部与多枚散热片6全部进行热接触,至少由一根热管构成的第二热管5的一端部仅与多枚散热片6的一部分热接触。
但是,在日本公开公报2009-150561的散热器中,以横贯散热片组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连接有热管13。散热片组由风扇18提供冷却风,进行强制冷却。此时,散热片组由于被散热而通过热管13被进一步传递热量。通过此作用,实现了热源的散热。即,散热片组被风扇18强制冷却的程度越高,热源的散热程度就越高。另一方面,作为散热对象的散热片组,其仅有一部分与热管13热接触,因此来自热管13的热传递效率不高。即,即使强制冷却了散热片组,热阻也会升高。换言之,未能有效地利用散热片组的全部区域。另外,与热管13连接的金属板材19也是风扇18的强制冷却对象,其与热管的接触仅仅是一部分,热传递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一方面为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风扇;以及热管,其一端与热源进行热接触,其另一端与所述风扇进行热接触,所述风扇包括:叶轮,其具有绕着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沿周向配置的多个叶片;马达,其使所述叶轮旋转;以及机壳,其容纳所述叶轮和所述马达,所述机壳包括:排气口,其朝向径向外侧贯通;散热器,其具有沿着所述排气口排列的多个散热片;侧壁部,其覆盖所述叶轮的外周;以及接触部,其与所述热管进行热接触,所述机壳在俯视时位于被所述排气口和所述侧壁部包围的区域,所述接触部至少有一部分为金属制成,所述接触部沿着多个散热片的排列方向延伸,在俯视时与所述散热器重叠,所述散热模块具有热扩散性部件,该热扩散性部件与所述热管和所述机壳上除了所述接触部以外的区域这两部分进行热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一方面,能够减小从热源到风扇的强制冷却对象(散热器或机壳)的热阻。
在第一方面所述的散热模块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
机壳具有吸气口,吸气口位于机壳上与叶轮在轴向上相对置的区域,热扩散性部件位于比吸气口靠外侧且比被排气口和侧壁部包围的区域靠内侧的位置。
在第一方面所述的散热模块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
热扩散性部件的径向外端与热管接触,热扩散性部件的径向内端与机壳接触,热扩散性部件的径向外端位于比热管的宽度方向中央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在第三方面所述的散热模块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
所述热扩散性部件在径向上的外侧面与所述热管的内侧面接触,所述热扩散性部件在轴向上的下表面与所述机壳的上表面接触。
在第三方面所述的散热模块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
热扩散性部件的轴向厚度比所述热管的轴向厚度薄。
在第一方面所述的散热模块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六方面的特征在于,
热管包括:相对于机壳的外边缘配置于径向外侧的外侧部;以及相对于机壳的外边缘配置于径向内侧的内侧部,在内侧部中,径向外侧的区域与热扩散性部件接触。
在第六方面所述的散热模块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七方面的特征在于,
内侧部具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与热扩散性部件进行热接触。
在第一方面所述的散热模块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八方面的特征在于,
热扩散性部件与机壳的接触面积大于热扩散性部件与热管的接触面积。
在第一方面所述的散热模块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九方面的特征在于,
热扩散性部件在叶轮的径向外侧沿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延伸。
在第一方面所述的散热模块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十方面的特征在于,
热扩散性部件位于比热管靠旋转方向上游侧的位置。
在第一方面所述的散热模块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例示的第十一方面的特征在于,
热扩散性部件为热扩散性石墨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2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装置及具有其的服务器主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开关机箱顶盖的锁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