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过滤器的中心进风式滤芯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2295.2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7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深呼吸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8 | 分类号: | F24F13/28;F24F1/00;B01D46/00;B01D53/8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周庆路 |
地址: | 3003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过滤器 中心 进风式滤芯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过滤器的中心进风式滤芯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商用、工业、楼宇。
空气净化器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有:吸附技术、负(正)离子技术、催化技术、光触媒技术、超结构光矿化技术、HEPA高效过滤技术、静电集尘技术等;材料技术主要有:光触媒、活性炭、极炭心滤芯技术、合成纤维、HEAP高效材料、负负氧离子发生器等。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多采为复合型,即同时采用了多种净化技术和材料介质。
现有技术中,室内空气净化器结构复杂,且制造工艺复杂,这就导致滤芯体积较大,如何将其固定在腔体内而且便于维护安装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空气过滤器的中心进风式滤芯固定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气过滤器的中心进风式滤芯固定结构,所述的滤芯包括上盖板,固定设置在上盖板内侧的光触媒组件,以及套设在所述的光触媒组件外侧的筒状活性炭过滤器和筒状高效过滤器,所述的空气过滤器的导流罩的主体为出风口处向外水平突出地设置有与所述的活性炭过滤器对应的上定位环槽,所述的主体中上部向外水平突出地设置有与高效过滤器对应的下定位环槽,以及一端与本体内壁面铰接另一端可与本体内壁面锁合用以将上盖板和导流罩压紧的压杆。
在所述的上盖板的上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的压杆匹配的压槽以便定位并提高压制效果。
所述的上定位环槽和下定位环槽分别包括与所述的主体一体形成的支撑环和间隔设置在支撑环上表面上的两个竖直挡边环,在所述的下定位环槽的支撑环下部还设置有增强肋。
所述的筒状高效过滤器的外环周还套设有金属支撑网筒。
所述的上盖板包括中心开口的上盖环和可匹配地与所述的中心开口配合的中心盖板,所述的光触媒组件固定设置在中心盖板内侧。
所述的光触媒部件包括截面为方形的光触媒筒、内拉杆以及内定位环,所述的内拉杆以及上盖板和内定位环配合将所述的光触媒筒夹持定位。
所述的光触媒筒四个侧面分别为铝基蜂窝纳米二氧化钛过滤网或铝基蜂窝型活性碳过滤网。
所述的光触媒筒两两相对的侧面分别为铝基蜂窝纳米二氧化钛过滤网和铝基蜂窝型活性碳过滤网。
两相邻的过滤网通过L形连接板和螺钉固定连接。
在所述的光触媒筒内还设置有泡沫镍基光触媒过滤网,所述的泡沫镍基光触媒过滤网为贴在光触媒筒内壁面上的筒状结构。
还包括与所述的上定位板固定连接的个一个或多个内定位杆,在所述的内定位杆上设置有内支撑环,所述的内支撑环将所述的泡沫镍基光触媒过滤网与光触媒筒内壁面贴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导流罩上设置用以定位滤芯组件的上定位环槽和下定位环槽,更是有效提高了设计的整体性,减少内部结构,有效控制噪声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滤芯组件部分结构斜视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滤芯组件部分结构斜视图;
图4所示为滤芯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深呼吸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深呼吸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22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奶油味麦米花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坚果风味面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