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创病理取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2522.1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6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何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玲玲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300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理 取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操作简单、取材效率高、患者痛苦少的微创病理取材器。
背景技术
微创,就是微小的创口、创伤,是现代医学外科手术治疗应用的特点,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病理,是疾病发生的过程和原理,也就是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原理,以及在疾病过程中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及功能等方面发生的改变及规律,病理检查方法包括脱落细胞学检查、活体组织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电子显微镜检查、流式细胞术、图像分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其中的活体组织检查方法因其检查结果较为准确而得到广泛应用,活体组织检查是从患者身体病变部位取出小组织块,或手术切除标本制成病理切片,然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以确定病变性质,做出病理诊断。
在活体组织检查中的取出小组织块的步骤中,一般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钳取、切除或者穿刺吸取等方法,对于皮肤下的组织一般采用切除方法,用刀片将组织分离,这种方法切除面大,增大患者痛苦,并且导致皮肤表面不美观,极易留下疤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取材效率高、患者痛苦少的微创病理取材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创病理取材器,其特征在于设有管状切刀,管状切刀的下端设有刀刃,管状切刀的上端设有管帽,管帽上设有与管状切刀同轴线的操作孔,操作孔内设有操作杆,操作杆下端设有杆状刀具,杆状刀具的一端与操作杆下端相铰接,杆状刀具的另一端设有钩头,操作杆的内部底端设有弹簧,弹簧上设有长杆状卡钩,长杆状卡钩包括杆部和钩部两部分,卡钩的钩部尖端伸出操作杆并与钩头配合连接,卡钩的杆部的上端伸出操作杆并由操作杆固定,卡钩的杆部上端设有按压头,通过按压卡钩杆部上端的按压头,将杆状刀具脱离操作杆并呈“L”型,然后旋转操作杆,方便取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杆状刀具的长度与管状切刀的半径相配合,保证取材的完整性,减轻患者痛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杆状刀具经扭簧与操作杆相铰连,保证在钩头脱离时,杆状刀具在扭簧的作用下切割组织块,实现杆状刀具的轴线与操作杆的轴线呈垂直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长杆状卡钩的钩部至少设有一个,与钩部对应的杆状刀具至少设有一个。
本实用新型将管状切刀按压皮肤表面,再经过按压卡钩杆部上端的按压头,卡钩的钩部与杆状刀具的钩头分离,杆状刀具在扭簧的作用下打开,杆状刀具与操作杆呈“L”型,然后转动操作杆,实现切割组织块,然后将整个结构和切割的组织块取出,从而实现了微创取材,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也不会有明显疤痕,具有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取材效率高、患者痛苦少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微创病理取材器,其特征在于设有管状切刀1,管状切刀1的下端设有刀刃,管状切刀1的上端设有管帽2,管帽2上设有与管状切刀1同轴线的操作孔,操作孔内设有操作杆4,操作杆4下端设有杆状刀具3,杆状刀具3的长度与管状切刀1的半径相配合,保证取材的完整性,减轻患者痛苦,杆状刀具3的一端设有钩头5,杆状刀具3的另一端经扭簧与操作杆4下端相铰连,保证在钩头5脱离时,杆状刀具3在扭簧的作用下切割组织块,实现杆状刀具3的轴线与操作杆4的轴线呈垂直状态,操作杆4的内部底端设有弹簧6,弹簧6上设有长杆状卡钩,长杆状卡钩包括杆部7和钩部8两部分,卡钩的钩部8尖端伸出操作杆4并与钩头5配合连接,卡钩的杆部7的上端伸出操作杆4并由操作杆4固定,卡钩的杆部7上端设有按压头9,通过按压卡钩杆部7上端的按压头9,将杆状刀具3脱离操作杆4并呈“L”型,然后旋转操作杆4,方便取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杆状刀具3至少设有一个,因此对应的卡钩的钩部8设有和杆状刀具3同样数量的钩部8。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管状切刀1按入皮肤内,再按压卡钩杆部7上端的按压头9,将卡钩的钩部8与杆状刀具3的钩头5分离,杆状刀具3在扭簧的作用下沿着铰轴转动并与操作杆4呈“L”型,然后转动操作杆4,实现细胞组织的切割,转动一个圆周后,将整个结构和组织块取出,管状切刀1内的组织块即为所需病理分析的组织块,本使用新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避免在患者皮肤表面留下疤痕,管状切刀内设有的操作杆4和杆状刀具3,通过旋转操作杆4即可实现切下组织块,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取材效率高、患者痛苦少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玲玲,未经何玲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25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