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管网系统除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2746.2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7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任星;姜春月;沈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星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鞠传龙 |
地址: | 1363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管网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管网系统除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北方城镇冬季普遍采取了集中供热方式,与传统供暖方式比较,集中供暖能够节约能源,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所以发展迅速,管网系统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由于系统内各类杂质的存在,若不进行清除势必危及管网系统运行安全,然而传统的除污装置是靠重力沉降原理设计的只由杂质自身的密度大于水时才能有效排出,对于轻质杂质如塑料等始终飘浮在水的上部不能沉降到水底,所以无法排出管网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管网系统中除污装置的排污效果不好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管网系统除污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管网系统除污装置的本体为承压容器,承压容器的一侧连接有污水输入管,承压容器的底部连通有下排污管,承压容器内腔的上部设有锥形板,锥形板的顶端连通有上排污管,锥形板上部的承压容器一侧连通有净水输出管。
锥形板上设有数个过滤孔。
承压容器的侧壁上开设有检查孔。
承压容器上部的侧壁上连通有旁通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污装置布置在供热管网系统回水管路上,系统回水依靠系统动力经污水输入管进入承压容器的内腔中,水沿着承压容器的内壁旋流上升,在离心作用下,密度大于水的杂质沉降于承压容器底部,通过定时开启承压容器底部的下排污管将污物杂质排出,随着流经承压容器内腔中的水连续不断的上升,密度小于水的杂质漂浮并集中在锥形板顶端的上排污管处,此时开启上排污管的阀门由于水的流动,轻质漂浮物沿着上排污管排出。承压容器内的水经过锥形板上的过滤孔被进一步进行净化,然后经净水输出管回送到管网系统,完成除污装置的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密度小于水的杂质由除污装置上排污管排出,密度大于水的杂质则由除污装置下排污管排出,而且没有机械传动部件、自身不需动力,免日常维护,可连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承压容器 2、污水输入管 3、下排污管 4、锥形板 5、上排污管
6、净水输出管 7、检查孔 8、旁通管 9、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管网系统除污装置的本体为承压容器1,承压容器1的一侧连接有污水输入管2,承压容器1的底部连通有下排污管3,承压容器1内腔的上部设有锥形板4,锥形板4的顶端连通有上排污管5,锥形板4上部的承压容器1一侧连通有净水输出管6。
锥形板4上设有数个过滤孔9。
承压容器1的侧壁上开设有检查孔7。
承压容器1上部的侧壁上连通有旁通管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污装置布置在供热管网系统回水管路上,系统回水依靠系统动力经污水输入管2进入承压容器1的内腔中,水沿着承压容器1的内壁旋流上升,在离心作用下,密度大于水的杂质沉降于承压容器1底部,通过定时开启承压容器1底部的下排污管3将污物杂质排出,随着流经承压容器1内腔中的水连续不断的上升,密度小于水的杂质漂浮并集中在锥形板4顶端的上排污管5处,此时开启上排污管5的阀门由于水的流动,轻质漂浮物沿着上排污管5排出。承压容器1内的水经过锥形板4上的过滤孔9被进一步进行净化,然后经净水输出管6回送到管网系统,完成除污装置的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星,未经任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27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滤元件
- 下一篇:一种新型稠厚器用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