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骨牵引复位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3058.8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5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孙春红;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春红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颜洪岭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骨 牵引 复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骨牵引复位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指间关节内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手部骨折,骨折后稳定性差,外固定难以将指骨复位并维持位置,而且较长时间的外固定易引起手指肌腱粘连和指间关节僵硬。同时,由于骨折块较小和移位的多样性,内固定非常困难。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以克氏针制成的外固定架对骨折处进行固定,但固定架无牵引作用,对骨折复位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操作并能保证骨折复位且维持位置的指骨牵引复位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指骨牵引复位架,包括两根对称的长杆挂钩、两根对称的短杆挂钩、四个针杆夹钳和弹性部件,所述长杆挂钩和短杆挂钩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针杆夹钳活动连接,所述长杆挂钩的另一端设置有回折部,所述回折部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短杆挂钩的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为分牙橡胶圈。相较于普通的弹性部件如橡皮筋,分牙橡胶圈的弹性更大,拉力更强,牵引效果较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长杆挂钩和短杆挂钩各自与弹性部件相连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方便更加牢靠的固定弹性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时与克氏针组合使用,使用时,在骨折的近端打入1根克氏针,在骨折远端的远侧指骨基底打入1根克氏针,在手指两侧分别将2根长杆挂钩的一端与近侧克氏针的两端通过针杆夹钳连接固定,2根短杆挂钩的一端与远侧克氏针的两端通过针杆夹钳连接固定,长杆挂钩与短杆挂钩间通过分牙橡胶圈相连,通过橡胶圈的拉力实现牵引复位并维持骨折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理简单,可操作性强,对于内固定困难的骨折尤其是指间关节内骨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利用橡胶圈的牵引力,对骨折部位能够进行较好的复位并维持位置,同时能够有效的防止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
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较少的克氏针对骨折进行有效固定和牵引复位,结构简单,治疗时间短,大大减少了病人的痛苦,费用低,有助于临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指骨牵引复位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指骨牵引复位架与指骨组合示意;
其中,1是长杆挂钩;2是短杆挂钩;3是针杆夹钳;4是分牙橡胶圈;5是克氏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指骨牵引复位架,如图1所示,包括两根左右对称的长杆挂钩、两根左右对称的短杆挂钩、四个针杆夹钳和分牙橡胶圈,所述长杆挂钩和短杆挂钩一端分别各自与针杆夹钳活动连接,所述长杆挂钩的另一端设置有回折部,回折部通过分牙橡胶圈与所述短杆挂钩的另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时与克氏针组合使用,使用时,在骨折的近端打入1根克氏针,在骨折远端的远侧指骨基底打入1根克氏针,两根克氏针相互平行,在手指两侧分别将两根长杆挂钩的一端与近侧克氏针的两端通过针杆夹钳连接固定,两根短杆挂钩的一端与远侧克氏针的两端通过针杆夹钳连接固定,长杆挂钩和短杆挂钩与克氏针位于同一水平面,长杆挂钩、短杆挂钩与克氏针垂直设置,长杆挂钩的回折部与短杆挂钩的另一端通过分牙橡胶圈相连,通过橡胶圈的拉力实现牵引复位并维持骨折位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指骨牵引复位架,其结构及连接部件如实施例1所示,区别在于,长杆挂钩和短杆挂钩各自与分牙橡胶圈相连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方便更加牢靠的固定分牙橡胶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春红,未经孙春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30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插入靶骨的髓内钉及其专用导向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产科临床用助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