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螺杆挤出机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3852.2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4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炯;麻一明;吕卡利;陈云峰;徐君华;张雷;寿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奉化市旭日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0 | 分类号: | B29C47/10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螺杆挤出机 进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螺杆挤出机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双螺杆挤出机组的辅机主要包括放线装置、校直装置、预热装置、冷却装置、牵引装置、计米器、火花试验机、收线装置。挤出机组的用途不同其选配用的辅助设备也不尽相同,如还有切断器、吹干器、印字装置等。对于挤出过程的基本机理,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螺杆在筒体中转动并把塑料向前推动。螺杆结构就是一个斜面或者斜坡缠绕在中心层上,其目的是增加压力以便克服较大的阻力。就挤出机而言,工作时有三种种阻力需要克服:一是摩擦力,它包含固体颗粒(进料)对筒壁的摩擦力和螺杆转动前几圈时(进料区)它们之间的相互摩擦力两种;二是熔体在筒壁上的附着力;三是熔体被向前推动时其内部的物流阻力。现有的双螺杆挤出机进料装置结构功能单一,机器生产过程中加料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螺杆挤出机进料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机器生产过程中加料麻烦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螺杆挤出机进料装置,包括传动电机、导流管、进料桶、连接管和玻璃窗;所述传动电机与所述导流管固定,所述传动电机的螺杆伸入到所述导流管内;所述进料桶安装在所述导流管上,所述进料桶与所述导流管连通;所述进料桶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进料桶铰接;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连接管可360°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玻璃窗设置在所述进料桶的外壁一侧,用于观测。
进一步,所述传动电机与所述导流管用螺钉固定。
进一步,所述进料桶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导流管由铁制成。
进一步,所述进料桶外壁上还设置有温度计。
进一步,所述盖板上端一侧还设置有把手。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双螺杆挤出机进料装置,结构简单,连接管可360°的转动,便于在机器工作过程中加料,加料更加方便,玻璃窗用于观测进料桶内部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螺杆挤出机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螺杆挤出机进料装置盖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传动电机,2为导流管,3为进料桶,4为连接管,5为玻璃窗,6为盖板,7为温度计,8为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螺杆挤出机进料装置,包括传动电机1、导流管2、进料桶3、连接管4和玻璃窗5;所述传动电机1与所述导流管2固定,所述传动电机1的螺杆伸入到所述导流管2内;所述进料桶3安装在所述导流管2上,所述进料桶3与所述导流管2连通;所述进料桶3上端设置有盖板6,所述盖板6与所述进料桶3铰接;所述连接管4设置在所述盖板6上,所述连接管4可360°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盖板6上;所述玻璃窗5设置在所述进料桶3的外壁一侧,用于观测。
此外,所述传动电机1与所述导流管2用螺钉固定,便于安装。所述进料桶3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防止生锈。所述导流管2由铁制成。所述进料桶3外壁上还设置有温度计7,便于观测温度。所述盖板6上端一侧还设置有把手8,方便拿取盖板6。
当需要打开盖板6时,如图2所示,便于放入需要加工的塑料,连接管4可以进行360°的转动,便于在机器工作过程中放入需要加工的塑料,加料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双螺杆挤出机进料装置,结构简单,连接管可360°的转动,便于在机器工作过程中加料,加料更加方便,玻璃窗用于观测进料桶内部情况。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奉化市旭日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奉化市旭日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38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