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低温下钢绞线应变测量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4118.8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3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谢剑;李柔;丁衎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8 | 分类号: | G01N3/18;G01N25/00;G01B5/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宏祥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低温 下钢绞线 应变 测量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建筑结构的试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超低温下钢绞线应变测量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经常需要对钢绞线在低温甚至超低温下的性能进行研究,为设计提供依据,所以,测量钢绞线在低温环境下的应变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有些研究在测量应变时需要对钢绞线试件进行加载,有些则不需要,如测量钢绞线预应力损失试验。目前,现有的测量低温环境中钢绞线结构应变的方法及装置多是针对常温环境的,测量装置在低温环境中工作状况很不稳定,有些甚至会失效,致使试验不能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在超低温下钢绞线应变测量的试验装置。该装置将试验构件置于本实用新型的超低温环境箱中,再通过钢棒和环境箱外的引出测量装置实现对构件应变的引出测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超低温下钢绞线应变测量试验装置,包括超低温环境箱和应变引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低温环境箱由顶板1、底板2、前板3、后板4、左侧板5和右侧板6组成;顶板1和底板2的中心位置对应地设置有孔E11和孔F12,左侧板5和右侧板6的上端与下端的中线位置分别设置有孔A7、孔B8和孔C9、孔D10,在后板4的上部设置有液氮进口13;
贯穿顶板1和底板2的孔E11和孔F12设置有钢绞线试件32,在孔E11处通过钢质垫板A26、锚夹具A28将钢绞线试件32与顶板1相固定;贯穿左侧板5和右侧板6的孔A7和孔C9设置有钢棒A14,贯穿左侧板5和右侧板6的孔B8和孔D10设置有钢棒B15,钢棒A14和钢棒B15通过十字夹A16和十字夹B17分别固定在钢绞线试件32上;
在左侧板5和右侧板6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石英棒A22和石英棒B23;石英棒A22通过十字夹E20和十字夹C18固定在钢棒A14和钢棒B15的左侧板5外端;石英棒B23通过十字夹F21的十字夹D19固定在钢棒A14、钢棒B15的右侧板6外端;在左侧板5一侧的石英棒A22的上端设置有千分表A24,在右侧板6一侧的石英棒B23上端设置有千分表B25;
石英棒A22、石英棒B23和千分表A24、千分表B25组成应变引出测量装置。
所述的超低温环境箱的顶板1、底板2、前板3、后板4、左侧板5和右侧板6为聚氨酯泡沫板,采用玻璃胶进行粘合,构成一个整体,但前板3留作最后安装。
所述左侧板5和右侧板6的孔A7、孔B8和孔C9、孔D10的孔洞宽度略大于钢棒A14和钢棒B15的直径,而孔洞的上、下边缘分别高于、低于钢棒的上、下边缘4~5mm,并采用低温密封膏填充孔洞与钢棒的间隙以实现超低温环境箱的密封。
当钢绞线试件32需要加载外力试验时,超低温环境箱的四周设置有反力架31,反力架31由上、下、左、右四板构成,上板和下板的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可供钢绞线试件32贯穿的通孔;当钢绞线试件32穿过超低温环境箱顶板1的孔E11并穿过反力架31的上板通孔后,通过钢质垫板A26、锚夹具A28将钢绞线试件32与上板相固定;当钢绞线试件32穿过超低温环境箱底板2的孔F12并穿过反力架31的下板通孔后,通过千斤顶30、钢质垫板B27、锚夹具B29将钢绞线试件32与下板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有无加载需要的钢绞线在低温下的应变测量均适用;可为试验构件提供相对稳定的低温环境,而测量仪器不会受到低温环境的影响,无论是在一般低温环境还是在低于-80℃的超低温环境中,都能顺利进行试验,实现了在低温环境下对钢绞线试件的应变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低温下钢绞线应变测量试验装置的超低温环境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超低温下钢绞线应变测量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孔A7、孔B8、孔C9、孔D10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1-1剖面图;
图5是图2的左视图;
图6是需要加载时的超低温下钢绞线应变测量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附图标记如下:
1———顶板 2———底板
3———前板 4———后板
5———左侧板 6———右侧板
7———孔A 8———孔B
9———孔C 10———孔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41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节流阀的电液式高频疲劳试验机
- 下一篇:双剪试验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