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窨井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4646.3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1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沈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环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3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窨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设备领域,尤指用于市政排水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窨井盖。
背景技术
窨井盖作为市政排水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道路中随处可见,它铺设在设有下水道的路面之上并与路面持平。窨井盖的主要功能是将积攒在路面上的雨水汇入下水道内,由此保持路面的干燥,避免路面因为积水过多导致打滑的问题;另外一个作用是作为下水道节点的入口,这样在下水道的各个位置有便于实行清理操作的入口。由于设计人员长期受上述窨井盖的使用要求的惯性思维,导致在厂区使用的窨井盖与这类窨井盖相同。厂区使用的窨井盖一般都为圆盘状,其上只设有两个用于漏水的圆柱状小孔,小孔被设置在窨井盖的边缘;窨井盖的上表面即。
现有的窨井盖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缺陷:(1)、目前,窨井盖上的进水孔是一个直通孔。下雨时,雨水通过直通孔进入窨井内。但是,蚊虫和窨井内的有毒有味气体可以穿过直通孔出来,从而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和人类正常生活;(2)、车辆通过时钢筋结构受压点为一条线或一个点,受力点集中,窨井盖受压强度即钢纤维钢筋骨架等复合材料本身的物理化学强度;(3)、载重车辆如果超过该产品受压强度临界点,背面容易断裂,时久即损坏;(4)、夜晚或光线不好时,人们不易发现窨井盖,容易发生一些意外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将受力点分散到钢筋结构的四周八面备个方向,由一线一点受力变成多点和整个平面受力,增大了窨井盖的抗压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且能够防止窨井内的有毒有味气体和蚊虫出来的窨井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窨井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为圆形结构;所述盖体上设置有通孔和排气孔,所述通孔设置于盖体圆心位置处,所述通孔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顶部与盖体顶部持平,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窨井内的蚊虫不易通过通孔飞出窨井盖,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和人类正常生活;再者,城市生活中的垃圾杂质也不会从通孔排入窨井内部,提高窨井的环境,防止城市供水系统出现堵塞瘫痪;所述排气孔设置于盖体四周,所述排气孔采用折叠式结构设置,这样的设计使得排气孔与窨井相隔离;窨井内的有毒有味气体不会从排气孔排出,所以窨井内的有毒有味气体不会从窨井盖散发出来,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所述盖体背部设置有“X”型加强筋,所述盖体正面固定设置有井字形网筋,这样的设计能够将受力点分散到井字形网筋结构的四周八面备个方向,由一线一点受力变成多点和整个平面受力,增大了窨井盖的抗压强度,配合盖体背部设置有“X”型加强筋进一步提高窨井盖自身强度。
具体的说,由于加强筋和井字形网筋的作用,可以将一线一点受力变成多点和整个平面受力,增大了窨井盖的抗压强度同时提高盖体背部抗压性,延长窨井盖使用寿命;再者,将窨井盖上下环境进行隔离,隔离之后防止出现相互污染影响城市整体系统。
进一步优选,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若干荧光层。这样的设计使得在夜晚或光线不好时,提醒人们此处设置有窨井盖,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优选,所述若干荧光层形状为条纹状。
进一步优选,排气孔相对于通孔圆心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排气口数量至少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井字形网筋结构设计,使载重车辆通过时,由线或一点受力,由于网筋结构为井字形而将受力点分散到网筋结构的四周八面备个方向,由一线一点受力变成多点和整个平面受力,增大了窨井盖的抗压强度,延长了窨井盖的使用寿命,再者,在夜晚或光线不好时,提醒人们此处设置有窨井盖,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最后,能够防止窨井内部有毒气体挥发出来或者蚊虫飞出,适应性较强便于广泛普及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环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环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46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集总参数180°电调移相器
- 下一篇:人体工程学计算机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