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移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5597.5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9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江 |
主分类号: | E05D13/00 | 分类号: | E05D13/00;E05F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651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移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组合移门装置使用的都是偏心轮,而且在安装的时候常常因为边框宽窄的限制导致很多别类的滚轮往往无法共用,且安装也比较麻烦,而且现有的组合移门在缓冲的结构方面也不够好,容易因为用力过猛导致门体损坏,实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移门装置的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移门装置该组合移门装置的通用性强,不受边框宽窄的限制,安装十分快捷,且在门框缓冲的结构方面也更加合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移门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移门装置,包括基座和门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器、铝型材、上轮和下轮,所述门框的上端两角设有阻尼器或上轮,下端两角设有下轮,所述的铝型材为至少带有两组滚轮滑槽的型材,其分别对称地设置在上下两个基座面上,所述门框通过滚轮滑槽交叉地设置在上下两个铝型材之间并通过上端两角设置的阻尼器或上轮以及下端两角设置的下轮整体与铝型材保持可滑动的固定连接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的阻尼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内壳以及设置在其两端的滚轮,所述的滚轮为至少带有三级台阶的圆形滑轮,所述内壳内设有两片一端带有圆弧的滑轨,两片滑轨的中间夹有缓冲件,缓冲件通过固定销限位固定,所述的缓冲件的一端还连接有一个液压杆,通过液压杆可以使缓冲件沿着滑轨自由伸缩滑动,所述的内壳与外壳之间通过固定销滑动式固定,其之间还设有若干组弹簧。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上轮和下轮内设有滚轮和增加阻力作用的弹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滚轮与铝型材的滚轮滑槽为相互对应的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改进的阻尼器,使门框缓冲效果更佳,改进的上轮以及下轮结构可以使门框滑动的更佳稳定顺畅,尤其是阻尼器以及上轮和下轮的滚轮结构设为带有三级台阶的圆形滑轮,通过台阶的外形可以轻松地适用于多种宽度尺寸的轨道,而且不会受到边框宽窄的限制,同时也使阻尼器以及上轮和下轮可以适用于更多型号的铝型材,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阻尼器的外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下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阻尼器,2.上轮,3.下轮,4.固定销,5.滚轮,6.铝型材,7.基座,8.外壳,9.内壳,10.液压杆,11.滑轨,12.缓冲件,13.弹簧,14.弹片,15.门框,16.滚轮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组合移门装置,包括基座7和门框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器1、铝型材6、上轮2和下轮3,所述门框15的上端两角设有阻尼器1或上轮2,下端两角设有下轮3,所述的铝型材6为至少带有两组滚轮滑槽16的型材,其分别对称地设置在上下两个基座7面上,所述门框15通过滚轮滑槽16交叉地设置在上下两个铝型材6之间并通过上端两角设置的阻尼器1或上轮2以及下端两角设置的下轮3整体与铝型材6保持可滑动的固定连接状态。
所述的阻尼器1包括外壳8和设置在外壳8内的内壳9以及设置在其两端的滚轮5,所述的滚轮5为至少带有三级台阶的圆形滑轮,所述内壳9内设有两片一端带有圆弧的滑轨11,两片滑轨11的中间夹有缓冲件12,缓冲件12通过固定销4限位固定,所述的缓冲件12的一端还连接有一个液压杆10,通过液压杆10可以使缓冲件12沿着滑轨11自由伸缩滑动,所述的内壳9与外壳8之间通过固定销4滑动式固定,其之间还设有若干组弹簧13,所述的上轮2和下轮3内设有滚轮5和增加阻力作用的弹片14。
所述的滚轮5的三级台阶的尺寸分别为:一级的直径为40mm,二级的直径为26mm,三级的直径为3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江,未经胡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55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部软岩巷道无稳定岩层锚索支护方法
- 下一篇:煤矿用全自动锚杆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