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驱电梯转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6390.X | 申请日: | 2015-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7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汪旭东;许孝卓;封海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市华鹰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0 | 分类号: | B66B7/00;B66B11/04;B66B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李想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转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绳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驱电梯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直线电机多轿厢运输系统,将彻底改变高层建筑的结构,再也不必为下一趟电梯等待很久了。这种新型系统运载能力并非靠缆绳,而是磁场。想要去多高,它就能把你送多高,彻底抛弃了电梯缆绳,不再受缆绳的限制。多年来人们在多轿厢电梯系统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多种方案和专利申请。比如《CN200910064738.3:一种无绳循环多轿厢电梯及其循环系统》等专利。转向机构和轿厢稳定机构作为多轿厢电梯关键技术之一,采用的方案目前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传递动力的动子与轿厢架或轿厢之间采用带联结轴制动离合器的单根旋转轴驱动,打开联结轴离合器,动子可围绕轿架转动,而轿厢架、轿厢由于重力作用自然下垂,当正常垂直运行中,离合器抱闸,动子与轿厢架不能转动保持轿厢不摆动,该方案缺点是需要在旋转轴与轿厢架或轿厢之间设置笨重的带制动器的联结轴离合器,转向过程中轿厢会偏摆不稳定,而且转向过程中轿厢里可能还载有人员,需要另外设置专门的轿厢稳定机构,结构复杂、自重大,而且单轴驱动还存在断轴安全隐患,受力不合理,动子结构局部强度刚度大,还有整段动子长度过长带来的定位困难,成本高、可靠性低等问题。第二种是在交叉处设置可转动的轿厢转移机构或可平移的轿厢平移机构,将进入该机构的轿厢整体转移或平移至另一个井道,该方案缺点是转移、平移机构过于庞大、复杂,执行效率和实用程度低;第三种与第一种类似采用带联结轴离合器的单轴驱动或采用多段动子柔性连接可自转弯结构,在转弯处设置弧形轨道与垂直段轨道共同形成循环轨道,在弧形转弯段轨道外侧沿轿厢运动轨迹设置专门的防偏导轨来防止轿厢偏转,其缺点是轨道转弯半径大,占用建筑物空间大,定位困难,安装精度高、机构复杂、安全可靠性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直驱多轿厢电梯转向机构包括轿厢稳定机构结构复杂,笨重,存在安全隐患,成本高、实用程度低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实用、适用范围广的直驱多轿厢电梯转向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直驱电梯转向机构,包括定子轨道和定子转向机构,定子转向机构及与定子转向机构配合的动子转向机构,构成一套转向机构,在一个轿厢或者轿厢架上,设置至少两套转向机构。
所述轿厢或者轿厢架背后的井壁基础上固定定子轨道,定子轨道在每条竖直井中为至少两条垂直定子轨道并排设置,每条水平井中配合一条水平定子轨道,水平定子轨道与垂直定子轨道形成水平至少两个交点,每个交点设置一套转向机构。
所述定子转向机构为与动子长度配合的一段旋转定子,旋转定子以垂直于定子轨道的交叉点的直线为轴线设置旋转轴,旋转定子围绕该旋转轴旋转,旋转轴将旋转定子分为两段,两个并排旋转定子相邻侧为内侧,每个旋转定子内侧段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外侧段的长度;旋转动子与轿厢架转轴联接构成动子转向机构,每个旋转定子配合一个旋转动子,相互配合的旋转定子与旋转动子的转轴重合。
所述轿厢或者轿厢架背后的井壁基础上固定定子轨道,定子轨道在每条竖直井中为一条垂直定子轨道,每条水平井中配合至少两条水平定子轨道,水平定子轨道与一条垂直定子轨道形成竖直至少两个交点,每个交点设置一套转向机构。
所述定子转向机构为与动子长度配合的一段旋转定子,旋转定子以垂直于定子轨道的交叉点的直线为轴线设置旋转轴,旋转定子围绕该旋转轴旋转,旋转轴将旋转定子分为上下两段,两段旋转定子上下相邻侧为内侧,每个旋转定子内侧段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外侧段的长度;旋转动子与轿厢架转轴联接构成动子转向机构,每个旋转定子配合一个旋转动子,相互配合的旋转定子与旋转动子的转轴重合。
所述轿厢架为上下至少两段,每段轿厢架配合一个旋转动子,各段轿厢架之间固结或者铰接。
所述轿厢或者轿厢架左右两侧与井壁基础之间,每侧固定一套转向机构,共固定两套转向机构。
所述两套转向机构的旋转轴不重合或者处于同一平面且上下错位。
所述一套定子转向机构的旋转定子固定在定子轨道交叉处的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由回转轴承支撑固定在井壁基础上,旋转轴的外伸端固定旋转定子,井壁基础上固定环形导轨和旋转电机,旋转定子通过导轮或滑块沿环形导轨旋转,旋转电机输出轴与旋转轴之间设槽轮机构或者齿轮机构,旋转电机通过槽轮机构或者齿轮机构带动旋转轴旋转和制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市华鹰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市华鹰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63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