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均匀舀茧计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7163.9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7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烽;陶遇春;陈瑛;李冬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自动化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1B7/00 | 分类号: | D01B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45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匀 计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茧自动化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均匀舀茧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蚕丝加工领域,特别是在煮茧前的蚕茧输送方面,自动化程度低,往往由人工进行定量计量后输送到煮茧笼,自动定量计量设备缺乏,实用性差。在这一生产环节中将会造成很大的人工成本,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
在此领域中尚无相关专利产品可以实现自动均匀舀茧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加蚕设备中存在的加茧过程中无法实现自动精确计量,且加茧损坏率高,影响生产质量等缺陷问题。提供了一种均匀舀茧计量装置,能将储备在蚕茧储备桶中的蚕茧进行提升并通过精密计量后作加料用,同时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均匀舀茧计量装置,包括机架,所述舀茧计量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舀茧装置,所述舀茧装置设有送茧斗,所述舀茧计量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机架上配合所述送茧斗的推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推杆装置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下端距离所述送茧斗5-20m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推杆装置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下端距离所述送茧斗8-12m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送茧斗前高后低,即所述送茧斗侧面成一定斜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推杆装置采用气缸带动,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推杆装置通过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机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舀茧计量装置还包括气缸控制开关,所述送茧斗还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连接所述气缸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舀茧计量装置还包括气缸控制开关,所述送茧斗还设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连接所述气缸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舀茧计量装置还包括气缸控制开关,所述推杆装置还设有保护装置行程开关,所述保护装置行程开关连接所述气缸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送茧斗底部开设有多个漏水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送茧斗包括舀茧部和漏茧部,所述舀茧部和所述漏茧部采用挡板隔离,所述舀茧部在所述送茧斗前端,所述漏茧部在所述送茧斗后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合理,自动加茧过程中,对蚕茧的摩擦小,有效的保护蚕丝的质量;可将蚕茧储备桶内的蚕茧实现舀取后送入后续工序,推杆配合动作推出多余的蚕茧后达到定量计量的效果;送茧斗配合链传动系统将定量的蚕茧按要求送达煮茧笼;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工,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制作方便,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全自动作业的优势,且采用的现有材料均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便于本行业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简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茧斗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未处理的送茧斗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经过处理的送茧斗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气缸,3.推杆装置,4.舀茧装置,5.送茧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4所示。一种均匀舀茧计量装置,包括机架1,连接所述机架1的舀茧装置4和气缸2,该舀茧计量装置还包括所述气缸2带动的推杆装置3。所述舀茧装置4即为带传动或者链传动的循环舀茧装置4,在该舀茧装置4上连接有送茧斗5。所述送茧斗5铰接所述舀茧装置4上的皮带或者铰链。所述舀茧装置4通过转动带动所述送茧斗5进入茧桶进行舀茧。通过在蚕茧储存桶中设置一个舀茧装置4,并在舀茧装置4上安装所述送茧斗5,使得所述送茧斗5在循环运动装置中循环运转,储存桶中的蚕茧进入所述送茧斗5中,链传动系统带动送茧斗5中的蚕茧向上做提升运动,当达到最高点时,送茧斗5翻转,使得蚕茧进入到其他装置中。
所述舀茧计量装置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气缸2、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保护装置行程开关。该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接收所述保护装置行程开关、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信号开关所述气缸控制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自动化科学研究所,未经柳州市自动化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71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氨纶牵伸倍率的同步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单晶炉用炭素材料组合坩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