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发电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7205.9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8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郑强;王奕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微能高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H02J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白改芳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发电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擦薄膜发电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发电车轮。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人群的工作方式普遍具有久坐不动的特点,因此城市居民尤其是办公室族普遍缺乏运动,加之由于早、晚高峰尤其存在交通压力偏大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城市居民尤其上班人群的生活质量。此外,伴随着由于化石类能源及其污染导致的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成为关注的焦点,从环境中采集能量被视为实现绿色能源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增强,兼具强身健体和低碳减排优点的绿色骑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日常出行或者运动方式。但是,在移动设备日益丰富、人们离不开移动设备以及设备耗电量偏大的前提下,较长时间骑行特别是骑车参加户外活动的情况下,移动设备经常没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心情。
发电自行车是将自行车骑行过程中的能量储存为可以给移动设备充电的电能,大大方便了骑行过程中的体验。但是现有的发电式自行车都是电磁方式,存在体积大、效率低的不足,而且在骑行过程中会产生运动阻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发电车轮,旨在实现骑行过程中的储能与充电。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自行车发电车轮,包括车轮、车架和发电膜组,所述发电膜组包括第一发电膜和第二发电膜,所述第一发电膜和所述第二发电膜分别贴合于所述车轮的外侧以及所述车架的内侧。
在上述自行车发电车轮中,所述第一发电膜为发电膜正极或者负极,所述第二发电膜为与所述第一发电膜相对应的发电膜负极或者正极。
在上述自行车发电车轮中,所述发电膜正极包括依次贴合的金属摩擦层、聚合物薄膜和第一导电电极,所述发电膜负极包括依次贴合的聚合物摩擦层、第二导电电极和衬底,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和所述聚合物摩擦层相贴合。
在上述自行车发电车轮中,所述摩擦发电膜通过电压转换电路与负载相连接。
在上述自行车发电车轮中,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降压变压器和交直流转换器,其中:所述摩擦发电膜的输出端与所述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用于对摩擦发电膜产生的交流电信号进行降压处理;所述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端与交直流转换器相连,所述交直流转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降压后的交流电信号经所述交直流转换器处理后转换为直流电;所述交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相连接。
在上述自行车发电车轮中,所述负载为移动智能设备。
在上述自行车发电车轮中,所述负载为蓄电装置,所述蓄电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充电电路、保护电路以及储能元件,所述充电电路用于调节充电电流并显示充电状态;所述保护电路用于短路保护、过充以及过放电保护;转换的直流电依次经所述充电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处理后存储于所述储能元件。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发电装置基于摩擦起电及静电感应原理,可用于自动发电的自行车车轮。较之于电磁原理的发电机,基于摩擦起电与静电感应原理的单表面摩擦发电膜体积小,具有高电压输出和较强的充电能力,而且不会对自行车配件新增摩擦损耗,且不会使骑行产生额外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发电装置采用柔质的多摩擦材料嵌于目前各个型号自行车的车轮外侧及车架内侧即可,结构简单、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对外部接触材料无选择性且无需改变自行车原有的结构与装配方式,适应性良好。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发电车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发电车轮的第一摩擦发电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发电车轮的第二摩擦发电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发电车轮的蓄电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中:
1、车轮2、第一摩擦发电膜21、金属摩擦层22、聚合物薄膜23、第一导电电极3、第二摩擦发电膜31、聚合物摩擦层32、第二导电电极33、衬底4、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微能高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微能高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72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排水的储气型车桥
- 下一篇:一种新型黑板刷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