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多点高效氧化高炉或取暖设备燃煤吸收脱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9319.7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2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武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晓冬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杨金才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板井***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多点 高效 氧化 高炉 取暖 设备 燃煤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硝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多级多点高效氧化高炉或取暖设备燃煤吸收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已知空气的比例78%、21%为氧气、1%为其它惰性气体。在常温下氧气,氮气是不发生反应的,所以人体吸入氧气、氮气没有危害,而空气在高温燃烧中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NOx被人体吸入后具有毒性,对人的呼吸系统破坏严重,影响人的血液输氧能力,同时造成多种病害,严重时会致人中毒死亡。虽然自然界由土壤、海洋、雷电、火山爆发等产生的NOx是巨量的,但因其分布广,对人体是微不足道的影响。产生了大量的NOx浓度大,但是在工业生产、发电、取暖等燃煤锅炉的烟气排放区域,多为人的密集区,所以对人体危害性大,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理。亟需一种多级多点高效氧化高炉或取暖设备燃煤吸收脱硝装置,来解决氮氧化物的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多点高效氧化高炉或取暖设备燃煤吸收脱硝装置,来解决氮氧化物的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级多点高效氧化吸收脱硝装置,包括:脱硫塔(10)、脱水装置(20),所述的脱硫塔(10)底部设有烟气进口;还包括氧化吸收塔(1)、脱硝塔(2),所述脱硫塔(10)顶部设置有管道连通氧化吸收塔(1)顶部,所述氧化吸收塔(1)的底部与所述脱硝塔(2)的底部通过连接管道(3)连通,所述脱硝塔(2)顶部设有管道连通脱水装置(20)顶部;
所述氧化吸收塔(1)、脱硝塔(2)均为中空的筒体,所述氧化吸收塔(1)的内部从上之下分别设置有旋流混合器(4),氢氧化钠雾化装置(5)、斜孔板(6),所述脱硝塔(2)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部分分别从上至下设置斜孔板(6)、氢氧化钠雾化装置(5)、旋流混合器(4),所述氧化吸收塔(1)内的顶部、连接管道(3)中和所述脱硝塔(2)的上、下部之间分别设置有臭氧发生器(7);
所述旋流混合器(4)为沿内壁圆周排布有扇叶(41)的圆筒,所述扇叶(41)的排布中心连接有与所述圆筒同心套接的圆柱(42),所述斜孔板(6)为有多个上下的斜孔(61)的圆柱。
由氧化吸收塔(1)至脱硝塔(2)中设置的三个所述臭氧发生器按上述设置顺序依次分别制造50%、30%、20%的臭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通过斜孔板、氢氧化钠和旋流混合器的组合充分将氮氧化物进行吸收,分为三组逐步进行一次、二次、三次吸收,最终达到脱硝率达到90%以上。
2.斜孔板和旋流混合器减缓了反应过程,增加了反应时间,使得反应更加充分。
3.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斜孔板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斜孔板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流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仅是为清楚的实用新型本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一种多级多点高效氧化高炉或取暖设备燃煤吸收脱硝装置,包括:脱硫塔10、脱水装置20,所述的脱硫塔10底部设有烟气进口;还包括氧化吸收塔1、脱硝塔2,所述脱硫塔10顶部设置有管道连通氧化吸收塔1顶部,所述氧化吸收塔1的底部与所述脱硝塔2的底部通过连接管道3连通,所述脱硝塔2顶部设有管道连通脱水装置20顶部;
所述氧化吸收塔1、脱硝塔2均为中空的筒体,所述氧化吸收塔1的内部从上之下分别设置有旋流混合器4,氢氧化钠雾化装置5、斜孔板6,所述脱硝塔2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部分分别从上至下设置斜孔板6、氢氧化钠雾化装置5、旋流混合器4,所述氧化吸收塔1内的顶部、连接管道3中和所述脱硝塔2的上、下部之间分别设置有臭氧发生器7;
所述旋流混合器4为沿内壁圆周排布有扇叶41的圆筒,所述扇叶41的排布中心连接有与所述圆筒同心套接的圆柱42,所述斜孔板6为有多个上下的斜孔61的圆柱。
由氧化吸收塔1至脱硝塔2中设置的三个所述臭氧发生器按上述设置顺序依次分别制造50%、30%、20%的臭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晓冬,未经武晓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93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酸雾吸收塔碱液自动添加装置
- 下一篇:净化效率高的无菌空气制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