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沉沙井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39747.X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7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文;许立凡;苏育鹏;戚根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绍文;许立凡;苏育鹏;戚根贤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260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沉沙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的新型沉沙井。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泥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工艺单元。目前,常用的沉沙井如图1和图2所示,该沉沙井包括沙井盖1、沉沙井体2,在沉沙井体中部与封闭式下水道4相连,在这种沉沙井中,其沙井盖上具有渗水孔11,如图2所示,污水或雨水通过渗水孔11进入沉沙井内,经沉降后,泥沙沉积在沉沙井下部,而水从封闭式下水道排出。这种沉沙井具有以下缺点:1、不防老鼠,由于这种设计属于敞开式的露天设计,沙井盖上具有渗水孔,沉沙井体又容易攀爬,老鼠猖獗。2、不防臭,由于这种设计属于敞开式的露天设计,沙井盖上具有渗水孔,臭气就直接从渗水孔溢出,污染环境。3、不防蚊虫,由于这种设计属于敞开式的露天设计,沙井盖上具有渗水孔,蚊虫滋生后就直接从渗水孔飞出或爬出,容易引起蚊虫叮咬,传播疾病,对环境健康大大有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鼠、防蚊虫和防臭的新型沉沙井。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沉沙井,包括沉沙井体和其上方的沉沙井盖,在沉沙井体中部设有能连通下水道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沙井盖不具有渗水孔,能密闭沉沙井体,在沉沙井体侧壁上还倾斜设立有内壁光滑的进水管,进水管入口端与入水口相连,出口端伸入沉沙井下部作为出水口,出水口位于能连通下水道的通道的下方,入水口或进水管入口端设有过滤装置,在沉沙井体内放置有与沉沙井体相配的用于装泥沙的盒体,在盒体上安装有提手,所述的盒体低于出水口。
所述的过滤装置为防堵格栅。
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水管使其入口端与入水口相连,出口端伸入沉沙井下部作为出水口,出水口位于能连通下水道的通道的下方,当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沉沙井在使用时,沉沙井的水位与下水道相平,进水管出口端就位于水面以下,因此老鼠就无法通过进水管爬入爬出沉沙井,能有效的防鼠。所述的沉沙井盖不具有渗水孔,能密闭沉沙井体,而进水的管道出水端位于水面以下,整个沉沙井除了下水道相连通外,其他地方都是密闭的,因此臭气就无法散发到沉沙井外,滋生的蚊虫也无法从沉沙井中逃出,因此可以有效的防鼠、防蚊虫和防臭。同时由于在沉沙井体内放置有用于装泥沙的盒体,这样容易清理井内的泥沙。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沉沙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沉沙井的沙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新型沉沙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新型沉沙井的沙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的新型沉沙井的进水管入口端的横截面图;
其中1、沉沙井盖;11、渗水孔;2、沉沙井体;3、进水管;31、防堵格栅;4、通道;5、入水口;6、盒体;7、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3、4和5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沉沙井,包括沉沙井体2和其上方的沉沙井盖1,在沉沙井体中部设有能连通下水道的通道4,所述的沉沙井盖1不具有渗水孔,能密闭沉沙井体2,在沉沙井体侧壁上还倾斜设立有内壁光滑的进水管3,进水管入口端与入水口5相连,出口端伸入沉沙井中部作为出水口,出水口位于能连通下水道的通道4的下方,入水口5设有防堵格栅31,在沉沙井体内放置有与沉沙井体相配的用于装泥沙的盒体6,在盒体上安装有提手7,所述的盒体低于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绍文;许立凡;苏育鹏;戚根贤,未经陈绍文;许立凡;苏育鹏;戚根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397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层两端密中间疏环保过滤棉
- 下一篇:一种随钻钻屑固化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