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1101.5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5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郑峰;张勇刚;陈亿昌;梁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6474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4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导电端子的阻抗低,可保证高频信号传输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迅速发展,电连接器作为一种传输数字信号、音频信号及图像信号等的连接装置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速度、安全性以及体积大小等要求逐渐增高,由此使得愈来愈多的电连接器需要容纳较多的可传输高频信号的端子。然而,现有信号端子阻抗高,造成return loss及insertion loss都比较差,难以达到较高的信号传输。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端子阻抗低,可保证高频信号传输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基部、自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具有纵长延伸的对接槽和相对设置于对接槽上下两侧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二壁具有与对接槽相连通的凹槽以及被凹槽间隔形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壁具有沿厚度方向与凹槽相对设置的第一扩展部和与第一部分沿绝缘本体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扩展部;基部设有端子固定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分别固定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一扩展部和第二扩展部上的第一组端子、第二组端子、第三组端子和第四组端子,每一端子具有固定于基部的固定部,自固定部一端延伸至对接部的接触部和自固定部另一端延伸至基部后侧的焊脚;所述导电端子中的部分导电端子还设有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焊脚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部分位置在绝缘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焊脚在绝缘本体的厚度方向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的部分位置在绝缘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焊脚在绝缘本体的厚度方向的高度的2.1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部、所述焊脚呈阶梯状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包括自所述固定部后端先向后再向下弯折的第一连接部、自第一连接部末端水平向后延伸的第二连接部、自第二连接部末端向下弯折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焊脚自第三连接部末端水平向后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在绝缘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在绝缘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焊脚在绝缘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包括自所述固定部后端先向后再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焊脚自第一连接部末端水平向后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绝缘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宽度大于焊脚沿所述绝缘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宽度,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绝缘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宽度大于焊脚沿所述绝缘本体的厚度方向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中的部分导电端子的焊脚位于同一焊接平面,另外部分导电端子的焊脚垂直于所述焊接平面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全部所述导电端子的焊脚水平向后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部分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接触部、焊脚、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焊脚的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部的部分位置在绝缘本体的宽度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焊脚在绝缘本体的厚度方向的高度,使得导电端子的阻抗较小,提高高频信号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绝缘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第四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一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10是图9所示电连接器的第四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13是图11中第一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1中第三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11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