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塔外降液氯化塔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1420.6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8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孟长春;韩曙东;陆沈华;徐勇;张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0/00 | 分类号: | B01J10/00;C07C45/63;C07C4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1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塔外降液 氯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氯乙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三氯乙醛(或称氯醛)是一种重要的羟基化合物的卤素衍生物之一,是无色易挥发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沸点97.8℃,熔点-57.5℃,相对密度1.5121。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和氯仿,与水化合生成三氯乙醛水合物(或称氯油)。三氯乙醛可以广泛用于生产农药、医药和有机合成工业等方面,其生产方法有乙醇氯化法和乙醛氯化法,现在行业内主要采用乙醇塔式氯化法生产,以乙醇为原料在80~90℃下与氯和水反应生成氯油,再与浓硫酸反应,经蒸馏而制得。
乙醇氯化过程反应机理较复杂,副反应也较多,过程存在的物质有氯气、酒精、三氯乙醛、氯化氢、盐酸、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酸乙酯、氯乙烷和次氯酸等,这些物质大多数腐蚀性很强,而且一定的反应温度和压力也增加物料的腐蚀性,所以对塔的耐腐蚀性要求较高,目前反应器的材质主要选用非金属为主。
为了提高产能和收率,1977年行业内首次采用了塔式氯化生产三氯乙醛,氯化塔塔节由升气管、通气帽、塔节中的内降液管、含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塔盘等组成,沿用至今30多年。一些不足日益显见,如:降液管、升气管、通气帽、塔盘等都是采用陶瓷整体烧结而成,结构复杂,加工困难和质量不高,成品率低,不少厂家已不愿接单,采购越来越难。但是目前此结构形式也只能采用陶瓷制作,阻碍了一些经济耐腐材料的使用。然而由于高压差、腐蚀性的工况和加工质量的原因,陶瓷易碎裂,使用寿命不足3年;通气组件和内降液管均用树脂粘接在塔盘上,使用一段时间后树脂会失效,造成漏液,导致塔板失效,降低出产率;塔板的进液管、出液管均用碎性大不能承重石墨头与塔盘粘接。以上种种情形均易于导致大量气体泄漏环境污染,设备整体使用寿命缩短。
专利申请号为2010101217686的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合成三氯乙醛的方法及其装置。乙醇与氯气逆流接触反应,反应器由3级环流反应器与1级填料反应器或板式反应器组成,氯气与乙醇的摩尔配比为3.5~4.5∶1,水与乙醇的摩尔配比为0.6~1.5∶1。第1级反应器的温度为10℃~30℃,第2级反应器的温度为50℃~75℃,第3级反应器的温度为80℃~95℃,第4级反应器的温度为80℃~110℃。氯气由第2级、第3级、第4级反应器的底部通入,第2级、第3级、第4级反应器的尾氯汇合后进入第1级反应器,乙醇由第1级反应器加入,反应中间产物依次流入下一级反应器,水在第4级反应器的不同高度分别加入。该方法的温度分区较多,控制比较麻烦,而且最后区间的温度高于三氯乙醛的沸点,导致部分三氯乙醛流失。
专利申请号为2012104785685的发明涉及一种三氯乙醛工业生产新工艺,属于化工生产工艺领域,通过有机溶剂液液萃取工艺处理乙醇氯化产生的氯油,使其分离为稀盐酸水相和有机相,有机相通过精馏工艺生产高含量三氯乙醛。不使用浓硫酸作为脱水剂,从而避免产生废硫酸,同时使氯油生产三氯乙醛的收率达到97%以上,氯油中的乙醇、半缩醛组分被精馏分离出来重新返回氯化反应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原料利用率。该工艺因消耗了有机溶剂和更多蒸汽,带来成份复杂和蒸汽消耗增加。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
克服传统的乙醇氯化法设备故障率高,出产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设备结构简单、维护容易、控制灵活、生产成本降低的塔外降液氯化塔。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塔外降液氯化塔,由多个塔节上下组接在一体(每个塔节的下方可有冷凝器,控制各个塔节中液体的温度不至于由于反应热升得过高,导致气体流出过多,保证各个反应成份的比例合适),最上面的塔节顶部具有原料酒精入口,最下面塔节的下方是塔釜(储存氯油、缓冲氯气和水蒸汽),每个塔节具有空缸,在空缸下端连接有塔盘(空缸的顶部和底部均可带有连接法兰,便于上下塔节的连接),空缸内部具有升气管和通气帽,通气帽罩盖在升气管上,升气管供下方塔节的富余的气体由此进入该塔节。塔盘上留有大气孔,作为升气管的进气口。通气帽的下端的壁面留有许多微小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1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气液反应玻璃装置
- 下一篇:管式反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