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用自力式差压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1563.7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3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华鑫美;张翼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良工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32 | 分类号: | F16K17/32;F16K31/363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14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自力 式差压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调节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汽用自力式差压调节阀。
背景技术
蒸汽用自力式调节阀,无需外加能源(无需外加电源或气源),利用被调介质自身能量为动力源,介质以箭头所示方向进入阀体,通过大小阀座和阀芯,经出口流出,当阀前介质压力进入执行器上方,弹簧的初始预紧力被阀前压力平衡破坏,阀杆向下运动,阀芯打开,介质通过阀芯与阀座截面积流向阀后,阀后压力进入执行器下方,与弹簧力一致。若介质所产生的向下推力与弹簧预紧力(设定力)相等,阀芯开度不动,当压力发生变化时,平衡被破坏,如阀后压力大于弹簧所设定压力,阀门开度减小,反之开度增大。蒸汽用自力式调节阀具有动作灵敏,节能环保,密封性好,压差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中对蒸汽的差压调节系统中。
现有的自力式差压调节阀,在对于蒸汽介质的降温散热上不尽如人意,这方面的缺陷使阀门执行机构的使用寿命及密封效果大幅降低,影响工业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蒸汽用自力式差压调节阀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蒸汽用自力式差压调节阀,包括底盖、阀体、阀芯、阀盖、填料、执行机构和阀杆,所述的执行机构上连接前导压管和后导压管,所述的前导压管连接进介质管,所述的后导压管连接出介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导压管上套接设置第一散热片,所述的后导压管上套接设置第二散热片。
所述的一种蒸汽用自力式差压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导压管上设有第一耐高压截止阀,所述的后导压管上设有第二耐高压截止阀。
所述的一种蒸汽用自力式差压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导压管上设有第一冷凝罐,所述的后导压管上设有第二冷凝罐,所述的第一冷凝罐和第二冷凝罐与执行机构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蒸汽用自力式差压调节阀,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导压管上套接设置散热片,可有效降低活塞处温度,延长阀门执行机构的使用寿命及密封效果,填补了国内常规蒸汽用自力式差压阀散热不佳的缺陷;冷凝罐固定在执行机构上,增强阀门整体的稳定性;导压管上均设置耐高压截止阀,以保证整阀的稳定运行,延长整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盖;2-阀体;3-阀芯;4-阀盖;5-填料;6-执行机构;7-阀杆;8-第一耐高压截止阀;9-第一散热片;10-前导压管;11-第一冷凝罐;12-第二冷凝罐;13-第二散热片;14-第二耐高压截止阀;15-后导压管;16-进介质管;17-出介质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一种蒸汽用自力式差压调节阀包括底盖1、阀体2、阀芯3、阀盖4、填料5、执行机构6和阀杆7,执行机构6上连接前导压管10和后导压管15,前导压管10连接进介质管16,后导压管15连接出介质管17。前导压管10上套接设置第一散热片9,后导压管15上套接设置第二散热片13。第一散热片9和第二散热片13的设置可有效降低阀芯活塞处温度,延长阀门执行机构6的使用寿命及密封效果。前导压管10上设有第一耐高压截止阀8,后导压管15上设有第二耐高压截止阀14。第一耐高压截止阀8和第二耐高压截止阀14的设置以保证整阀的稳定运行,延长整阀的使用寿命。前导压管109上设有第一冷凝罐11,后导压管15上设有第二冷凝罐12,第一冷凝罐11和第二冷凝罐12与执行机构6固定连接。第一冷凝罐11和第二冷凝罐12固定在执行机构6上,增强阀门整体的稳定性
工作时,阀门处于常闭状态,介质以箭头所示方向进入阀体2,通过阀体2中的阀座和阀芯3,经出口流出,当阀前介质压力进入执行机构6上方,弹簧的初始预紧力被阀前压力平衡破坏,阀杆7向下运动,阀芯3打开,介质通过阀芯3与阀体2的阀座截面积流向阀后,阀后压力进入执行机构6下方,与弹簧力一致。若介质所产生的向下推力与弹簧预紧力(设定力)相等,阀芯3开度不动,当压力发生变化时,平衡被破坏,如阀后压力大于弹簧所设定压力,阀门开度减小,反之开度增大。
以上所述及图中所示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良工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良工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15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语言体验教学系统的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间接电化学还原染色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