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连杆轴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2598.2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2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鹏;徐勇;李久林;徐丽茹;秦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9/04 | 分类号: | F16C9/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何悦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连杆 轴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零部件,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连杆轴瓦。
背景技术
连杆轴瓦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工作条件恶劣:一方面承受气体压力与活塞连杆组的往复惯性力,另一方面承受润滑油中的固体颗粒的摩擦与磨损。轴瓦的失效形式有多种,其中常见的便是固体杂质的拉伤。由于发动机润滑油中或零部件油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固体杂质,润滑油中的固体杂质在进入轴瓦与曲轴轴颈的滑动摩擦面时破坏油膜的形成,造成润滑不良、轴瓦拉伤、合金层脱落以致轴瓦失效。随着增压、直喷新技术在发动机上的运用,发动机爆发压力不断提高,对连杆轴瓦的承载能力、耐磨性、扛咬合性等要求更高。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连杆轴瓦,其半圆形的轴瓦本体1由金属瓦背和合金层构成,合金层容易被杂质拉伤,存在润滑不良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连杆轴瓦,以降低轴瓦拉伤风险,改善润滑效果,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连杆轴瓦,包括半圆形的轴瓦本体,所述轴瓦本体由金属瓦背和合金层构成,在所述轴瓦本体内壁的瓦口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油槽,并在瓦口两端的内侧边缘处分别设置倒角。
优选的,所述油槽为弧形槽,其圆弧半径为10~15mm,油槽轴向宽度为3~4mm,径向高度为5~6mm,油槽深度为0.5~0.8mm。
优选的所述倒角大小为C0.3~C0.5。
发动机在运行时,固体杂质和润滑油沿曲轴油道进入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杆轴瓦工作表面,杂质在润滑油的压力与曲轴运转作用下滑动到两轴瓦油槽对接所形成的槽体内,杂质容纳在槽体内或沿着两倒角所形成的通道排出轴瓦外,从而降低了拉伤轴瓦减摩合金层风险。同时油槽具有储油功能,在机油压力低或冷启动时能改善轴瓦的边界润滑。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连杆轴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杆轴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杆轴瓦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所述连杆轴瓦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2-图4所示的汽车发动机连杆轴瓦,包括半圆形的轴瓦本体1,所述轴瓦本体1由金属瓦背2和合金层3构成,在所述轴瓦本体内壁的瓦口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油槽4,并在瓦口两端的内侧边缘处分别设置倒角5。所述油槽4为弧形槽,其圆弧半径R为10mm,油槽轴向宽度B为3mm,径向高度H为5mm,油槽深度B1为0.5mm,所述倒角5大小为C0.3。
参见图5,两个连杆轴瓦在装配时,两轴瓦本体1的瓦口相对接,使得两轴瓦本体上的对应的油槽拼成一容置润滑油和固体杂质的槽体6,所述两轴瓦本体瓦口处的倒角构成与所述槽体连通的排屑通道7,从而将槽体6内的固体杂质向外排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连杆轴瓦与实施例一所述连杆轴瓦的技术特征大部分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油槽的圆弧半径为15mm,油槽轴向宽度为4mm,径向高度为6mm,油槽深度为0.8mm,所述倒角大小为C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25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卡板的球轴承总成
- 下一篇:一种底盘为多边形的LED显示屏用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