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净化模块及具有其的新风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2730.X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3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代光剑;黄驰;邸万俊;殷年春;义云月;张明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净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8 | 分类号: | F24F13/28;B01D53/86;B01D50/00;B03C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净化 模块 具有 新风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处理及空气净化领域。更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净化装置的空气净化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改善室内环境和净化空气的需求也一直在增加。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城市空气污染及PM2.5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空气净化器的市场需求巨大。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空气净化器基本上都只适用于密闭环境,通过内循环室内空气净化室内污染物,无法解决使用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氧气不足等问题。因此,人们对具有空气净化模块的新风净化装置的需求在逐渐显现。
虽然现有技术中已存在由多层不同滤芯构成的空气净化模块,也存在少数将空气净化模块应用于新风净化装置中的先例。但这些现有技术并未对空气净化模块中各滤芯的布置方式、组合方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而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对空气净化模块的过滤效果具有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模块及具有其新风净化装置,其能够带来更好的过滤效果、新风交换效果及平衡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气净化模块,其包括:在迎风侧与背风侧均设有开口的固定支架;沿顺风方向依次布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中大颗粒物过滤部、细颗粒物过滤部及气体污染物过滤部;所述大颗粒物过滤部具有5微米以上的过滤精度,所述细颗粒物过滤部具有0.3微米以上的过滤精度。
可选地,所述大颗粒物过滤部具有4-10毫米之间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气体污染物过滤部具有5至50毫米之间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细颗粒物过滤部包括放电极与集尘极。
可选地,所述放电极具有5至40毫米之间的厚度;和/或所述集尘极具有20-80毫米的厚度;和/或所述放电极与所述集尘极具有10-100毫米的间距。
可选地,所述细颗粒物过滤部包括级别为F5、F6、F7、F8、F9的中效过滤网和/或级别为H10、H11、H12、H13、H14的高效过滤网。
可选地,所述大颗粒物过滤部与所述细颗粒物过滤部具有5毫米以上的间距。
可选地,所述大颗粒物过滤部包括初效过滤网或过滤棉;和/或所述气体污染物过滤部具有多孔吸附结构或具有气体催化分解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新风净化装置,其包括:如前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以及热交换模块;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布置在所述热交换模块的迎风侧。
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模块与所述热交换模块具有10毫米以上的间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模块及新风净化装置,其通过对各级过滤部依次合理布置,并设计符合性能需要的过滤部厚度及间距,使得进风过滤效果,送风效果各方面均达到最佳。也避免了多于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过滤模块的一个实施例;以及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风净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附图标记列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净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净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27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过滤网清洁装置的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空调及其导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