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球兜轮毂轴承单元保持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3045.9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8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尹良良;岳俊华;陈荣华;王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开源汽车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38 | 分类号: | F16C3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双球兜 轮毂 轴承 单元 保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尤其与一种新型双球兜轮毂轴承单元保持架有关。
背景技术
双球兜轮毂轴承一般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保持架和钢球滚动体,钢球滚动体通过保持架安装于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轴承运转过程中,带动钢球运转,现有双球兜轮毂轴承的保持架通常为一圆环形基座,圆环形基座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兜槽,兜槽内设有两个容置腔,两个容置腔分别容置尺寸相配合的两个钢球,现有保持架只能适用同一型号的轴承安装,通用性较差,成本较高;并且,钢球与保持架之间没有充足的间隙使润滑脂在轴承高速旋转时较难对钢球做到及时润滑,时间一长,导致轴承摩擦加剧,轴承温度上升,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双球兜轮毂轴承保持架通用性较差,兜槽与钢球之间没有足够的间隔供润滑脂润滑的缺陷,提供一种润滑效果好、通用性好的新型双球兜轮毂轴承单元保持架。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双球兜轮毂轴承单元保持架,包括圆环形基座,圆环形基座圆周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兜槽,其特征是,所述兜槽槽口朝圆环形基座轴向方向设置,兜槽包括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内安装有第一钢球,第二容置腔内安装有第二钢球,第一容置腔为与第一钢球相配合的球形,第一钢球安装于该第一容置腔内在轴向上不会移动,第二容置腔两端开口,一端开口与第一容置腔贯通,另一端开口即为所述兜槽槽口,第二容置腔的两端开口处的直径均小于第二钢球的直径,使第二钢球装于第二容置腔中时不会滑出兜槽槽口,第二容置腔轴向上的距离大于第二钢球的直径,使第二钢球装于第二容置腔内时可以在轴向上移动,可以安装不同型号的第二钢球;所述相邻两个兜槽之间设置一U形油脂凹槽,润滑脂通过U形油脂凹槽对兜槽内的钢球进行润滑,减少钢球与轴承内、外圈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兜槽内设置相互贯通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两个钢球分别装于两个容置腔中,其中第二容置腔在轴向上有移动空间,可以安装不同型号的第二钢球,通用性好,且降低了生产成本;2、通过在相邻两个兜槽之间设置一U形油脂凹槽,润滑脂通过U形油脂凹槽对兜槽内的钢球进行润滑,减少钢球与轴承内、外圈的摩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圆环形基座,圆环形基座圆周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兜槽,所述兜槽槽口朝圆环形基座轴向方向设置,兜槽包括第一容置腔2和第二容置腔3,第一容置腔2内安装有第一钢球1,第二容置腔3内安装有第二钢球5,第一容置腔2为与第一钢球1相配合的球形,第一钢球1安装于该第一容置腔2内在轴向上不会移动,第二容置腔3两端开口,一端开口与第一容置腔2贯通,另一端开口即为所述兜槽槽口,第二容置腔3的两端开口处的直径均小于第二钢球5的直径,使第二钢球5装于第二容置腔3中时不会滑出兜槽槽口,第二容置腔3在轴向上的距离大于第二钢球5的直径,使第二钢球5装于第二容置腔3内时可以在轴向上移动,可以安装不同型号的第二钢球5;所述相邻两个兜槽之间设置一U形油脂凹槽4,润滑脂通过U形油脂凹槽4对兜槽内的钢球进行润滑,减少钢球与轴承内、外圈的摩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开源汽车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开源汽车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30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断齿式回转支承
- 下一篇:一种双外套可拆卸轴承